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江西广告网 首页 品牌营销 品牌前沿 查看内容

雅戈尔:插上资本翅膀的隐身衬衫

2008-3-3 18:39| 发布者: anchen| 查看: 314| 评论: 0|原作者: webmaster|来自: 网络转载

 

  据李如成对记者透露,雅戈尔在2007年年初变现的中信证券部分股权,最初目的是投资云南铜业,云铜答应给雅戈尔8000万股,但后来对方改变主意,雅戈尔的计划中断,“当时投了就不得了,至少能翻6倍。”李如成说。

  海通证券是雅戈尔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股权投资,也是业界对雅戈尔投资行动中最有争议的一起。中信证券分析师李鑫认为,“虽然海通证券目前市场价格44.79元,(雅戈尔认购的)增发发行价格较之是80.11%的折价,但由于增发股票锁定期为12个月,期间证券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且海通证券目前已流通的股票占比仅为2.84%,12个月后面临较大流通压力。”

  国信证券分析师方军平则对记者说,证券行业是雅戈尔相对陌生的行业,“海通证券不是雅戈尔有能力可以控制的,因为证券公司的业绩,谁都说不好。没有理由让投资者相信雅戈尔有这方面的能力。”

  “投资不是炒股票,不能说只看一年的,要看趋向。我就把它放在那儿,等待机会嘛。”李如成这样回答质疑,他认为投资海通的成本并不高。

  “在我来看,雅戈尔会慢慢梳理和调整他的投资方向。”宁波民营企业商会秘书长黄江伟说,“企业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最先是逐利,什么赚钱什么来,最后他也会发现有所为有所不为,会把投资方向、从某种角度在一个大的方向上框定。”

  面对记者,李如成也说了类似的话。

  黄江伟进一步分析,分析者单看数据看不懂、看不明白中国的好多现象,“李如成在投资上的判断一定是多维的,拍板时一定综合了多种因素,不会单凭数据来判断。你把雅戈尔曾经的机会放在金融学教授面前,他未必会操盘出一个现成的李如成。实践出真知。”

  谦和的外表下,李如成有一个坚硬的内核,多年来实业的一帆风顺培养了他的自信,他的成功就是建立在数次逆风而行上。“他能很快建立对别人的信任,但要很长时间才会考虑听取别人的建议,在投资方面一直独立思考。”某家财务咨询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李如成还是想在投资方面搭建起一个精良团队,而不是靠他单独决断。他承认,整个2007年,他在寻找投资人才上花了很大精力。但他拒绝透露具体进展。

  投资界很多人都愿以“观望”来表示他们对雅戈尔的态度,在预测它未来的投资业绩时出言谨慎。国信证券的方军平说:“雅戈尔做投资才多长时间呀?就跟一个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你就说他将来能当皇帝,这太荒谬了。”

  实业再发力

  当雅戈尔在资本市场风头正劲时,相熟的金融业专家曾给李如成提过类似建议:放弃纺织、服装——遭到李如成拒绝。

  “雅戈尔通过金融投资获利最多,但未来我倒认为他应该侧重产业投资。特别是产业和金融投资的组合。”世纪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阎同柱说,“实际上是一种类PE的方式,通过购并、整合、收购,提升价值。”

  在上一轮多元化潮时,李如成就不曾放弃主业。1997年,是雅戈尔与同行的分野,大批纺织服装企业有感于主业利薄,又需要为手中的钱找出路,纷纷走上多元化,例如杉杉开始投资铜箔材料、热缩材料等高科技项目,李如成则不同,最初投资仍围绕主业,例如广博、宜科以及贸易公司,与纺织、服装厂都有业务往来,而投资商业银行和券商只是作为调节主业资金余缺。

  黄江伟说,“如果雅戈尔愿意,它是最可能改变中国服装业格局的力量。李如成在服装行业浸泡了这么多年,他对里面的门门道道,跌宕起伏,看得太清楚了,现在又有强大的资本支撑。(整合海外资源),非他属谁?”

  当在投资上花费太多精力,收益已远远超过实业收益时,再回到辛辛苦苦的制造业需要勇气。李如成在2007年6月向记者表露的对实业悲观的情绪无疑是真实的。在服装企业营销成本、物流成本越来越高、竞争加剧、利润趋薄的情况下,用老打法在服装业鏖战,雅戈尔的确很痛苦。该开的店开了,该推的品牌推了,该有的价位有了,但雅戈尔始终只是一个服装中档品牌,向上很难,想下走就得打价格仗。雅戈尔在前几年被迫搞“金色雅戈尔”、“绿色雅戈尔”,就是希望借此突围,但市场对这些概念认同度一般。

  但是,业界与同行的新打法给了李如成冲击。

  一个是PPG的崛起。2007年,宁波服装协会开会时,这三个字母频频出现在传统服装业大佬口中。过去宁波服装企业都讲网上销售的缺点,认为简直不可能,PPG出现后原来的反对者也动心准备开拓网上市场。但他们忽略了PPG的成功不仅是利用网络,而是做了减法,衬衣款式、色彩单一,男人比较“懒”,不太在意逛店的乐趣,价位又比较便宜。不过PPG毕竟提醒他们,纺织服装产业也可以“做轻”。雅戈尔以衬衫起家,苦心经营20多年,2006年衬衫的销售额才达到8.7亿,而PPG用了2年时间就做到10亿元(PPG预计的2007年销售额额)。

  还有百丽。它从制造业脱胎换骨,十余年时间建立了近4000家零售店,通过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营销、推广、分销和零售的一体化业务模式,它可以最大程度控制供应链,毛利率高达63%。2007年5月在资本市场龙门一跃,市值超过国美。

  “这对整个宁波是一场头脑风暴。原来认为好像实业到头了,但红海里面有蓝海,发现其实空间还很大。”黄江伟说。最近宁波服装协会开论坛,“宁波帮”开始反思,从生产到店面,重复建设很严重,有的企业提议大家淡旺季不太一样,款式和定位又不尽相同,是否可以互补?像雅戈尔的旗舰店单上雅戈尔的品牌,消费者选择面比较窄,能否走品牌联合的路?宁波从历史的角度都是以男装为主,女装以前很少做或者基本不做。能否覆盖的人群更广泛一点?自建品牌是一个方面,能否直接并购和整合其他的国外品牌?

  上一轮服装业变局,雅戈尔逆势而上,打通从棉花到店面的产业链,为服装业发展找到了支撑点,赢了竞赛。

  收购Xin Ma和SMART,是雅戈尔面对这一轮实业竞争的破题。李如成对海外并购一直心存疑虑,终于迈出这一步。除买得便宜外,另一方面原因不为人知,他更看好的是Xin Ma总裁徐静波为首的团队。

  徐静波,年近花甲,身材修长,风度优雅,上个世纪70年代即进入服装行业,是香港服装业的传奇人物,1995年时心灰意懒准备退休,之后在Kellwood盛邀下二次出山,他身边的团队没有一个人与他合作时间在10年以下。2004年徐再次萌生退意,这成为Kellwood寻找买家的重要原因,而李如成收购的条件之一是徐静波短期内不要归隐。据参与交易者向本刊透露,李如成曾对徐说:“你不做,再便宜我也不要。”权衡再三,徐留了下来。

  “内地服装企业情况从1979年我一直看到现在,有钱的企业家他们苦的时候我也看见过。李如成和很多人不一样,他从头至尾,真的是实实在在地做。”徐静波说。

  李如成曾告诉徐静波自己现在有三块事业,服装有2万多员工,赚钱赚的最少。还有500多名员工做投资、买楼置业,比服装赚钱轻松。而赚钱最多的投资只有二三十个人在忙,“只看钱的话,我何必要跟你搞这个事情呢?”说这话时,李把声音提得很高。

  “第一平台基础产业要把它做强;第二平台房地产要把它做大;第三股权投资,我们会比较慎重的把它形成一个产业来做。”李如成平静地说,“不是主业不好做了,是我们经营者的思路跟不上社会发展,人家看我们中国到处是机会,都是宝藏。目前存在产业趋同,人才瓶颈等制约,以后会有更大空间。”

  这和他在资本市场最疯狂时期的表态已有所不同。


漂亮

酷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热点图文
  • 江西首个纺织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8
  • 江西:亲亲爹地TM婴儿纸尿裤等2种
  • Timberland 10061经典黄靴广告《真
  • 明星助阵庆典 果唯伊为何低调?资
  • 雀巢Nespresso胶囊咖啡机TVC
推荐阅读
全球知名广告工作室Platinum,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一家出色的专 ...查看全文
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作品 ...查看全文
最近遇到一些很奇怪的CorelDraw文件,只要打开那些文件,就会出 ...查看全文
广告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