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日历刚刚翻开,对于扬州五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来来说,新的一年是那么令人兴奋和憧憬:全英文网站海外销售“试水”成功,点击量、订单不断;首批2000箱贴上“五亭”商标的包子出口美国,实现首次自主品牌出口;眼下,英国、日本客商代理“五亭”包子事项正在商谈之中…… 订单的增加,或许不算什么,真正令徐国来兴奋的,是在这些订单和业务洽谈中,扬州包子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实现了多年梦想:用自己的牌子卖自己的产品。这在五亭公司乃至整个扬州包子企业中,是破天荒的事情。 十年“打工”路常存隐痛 在国际市场,扬州包子多年来的身份是“打工者”。业内人士以素食包子算了一笔账:贴牌出口一袋6只装包子,平均售价在6元左右,利润只有几毛钱;而在国外市场一袋包子零售价一般在2美元左右,巨大的利润被中间商挖走了,到扬州包子企业口袋中的甚至都不到一个零头。 “五亭”开始开拓国际市场时,也是埋头从“打工者”做起。“打工者”一做就是10年,渐渐地“五亭”也习惯了这样的身份。直到去年夏天,一个偶然事件让五亭人警醒了。一天,国内一大型食品企业负责人找到徐国来,提出让“五亭”为其做加工,贴上他们的牌子销售。 徐国来惊出了一身冷汗:贴牌之火烧到家门口来了。如果五亭和该公司合作贴牌发展,那么在国内市场上就会出现“贴牌五亭”和“五亭”相互竞争的局面,而由于资金实力、销售渠道等因素,“五亭”极有可能被“贴牌五亭”打垮。徐国来果断地拒绝了合作要求,扬州包子如何做大做强,做响国际品牌,成了他心中隐隐的痛。 一只包装袋惊醒“五亭” 如果说“合作事件”给徐国来只是一次警醒,一只漂洋过海来自日本的包装袋坚定了他在海外市场自主创牌之心。 2007年11月的一天上午,公司传达室来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要求见公司负责人。分管销售工作的副总经理邹群见到老人时,老人拿出了一只塑料包装袋。邹群看到,老人手中拿的是他熟悉的五亭公司香港代理公司的包装袋,与五亭包装类似,只不过上面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均为香港代理公司的。原来,老人是东南大学的退休教授,他带来的包装袋是其妹妹从日本用航空邮件寄来的。她在日本一家饭店吃到五亭包子后,感觉非常好,决定做五亭包子在日本的总代理,于是委托哥哥在中国寻找这袋包子真正的生产企业。 去年11中旬,老人的妹妹日本华侨奚静红女士特意赶到五亭公司,商谈代理五亭自主品牌包子在日本的销售事宜。 这事让徐国来又陷入了深思:扬州包子自主品牌海外攻坚战该打响了。 打出自主品牌“组合拳” 相继发生的一件件事,给“五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长期的贴牌加工,虽然包子每年的出口量都在不断攀升,出口市场也越来越大,但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合作事件”发生世界品牌实验室(brand.icxo.com)后,“五亭”开始有所动作了。2007年7月,五亭公司花费巨资,和阿里巴巴合作,创建了公司的英文网站,全球各地的外商,只要搜索“扬州”或“包子”等相关主题词,即能获取五亭公司的网址,登录后可直接与五亭公司取得联系、洽谈业务。 为适应国际市场营销的需要,“五亭”公司与20多家外贸公司加强了合作,并高薪招聘了3名外贸专业人才,专门负责国际市场的业务洽谈,力推“五亭”品牌。 一系列的“组合拳”,很快收到成效。2007年12月20日,通过五亭公司的英文网站,美国一家公司打来电话,要求订购2000箱五亭包子。紧接着,德国一家公司也指名要求采购五亭包子,前几天,英国一客商又打来电话,要求做五亭包子在英国的总代理……目前,在公司英文网站上留言、咨询、采购,几乎每天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