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2008,我们是奥运的主人”
启动
2005年8月12日,海尔集团公司在青岛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正式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北京2008年奥运会白色家电赞助商。
2005年11月14日下午5点,海尔·青岛号大帆船缓缓驶入香港游艇会码头,在此迎接的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等香港体育名流,与青岛号的船员一并开启了象征凯旋的香槟。
针对奥运会,赞助企业海尔近年来的作为可圈可点,我们看到:2006年3月全面推出了最新研发的整套奥运节能环保家电产品,并由此拉开了覆盖全国的“绿色奥运,HOT中国”活动帷幕。
2007年2月6日,海尔和央视在北京世纪坛正式启动了“CCTV海尔奥运城市行”活动,海尔携手央视,走到全国50多个城市传播奥运,让消费者近距离体验奥运的激情。该节目掀起全民奥运的高潮,向全球传播北京奥运理念,弘扬奥运精神。
2007年4月28日,海尔与北京奥组委在北京五洲大酒店签署协议,海尔30多类产品进驻鸟巢等20多个奥运场馆和奥运村,服务于北京奥运。同时,海尔还专门培训了200多名海尔服务兵,将与海尔的整套家电同步进驻奥运村,以保障海尔整套家电能够为奥运会提供完美的服务。
2007年5月28日,海尔奥运希望工程全国启动仪式在青岛市即墨灵山希望小学正式举行,会上,海尔不仅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300万元海尔奥运希望工程基金,赠送100多台海尔彩电和大量奥运图书,让希望小学的小朋友能够有机会观看奥运节目,学习奥运历史和文化。到2007年为止,海尔集团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援建了77所希望小学,累计捐资达2253万元。援建的希望小学数量将达到77所。
2007年8月,倒计时1周年之际,海尔携手央视推出 “2008 我们是奥运的主人”公益广告,呼吁全社会人作为08奥运主人,支持奥运,参与奥运。同时在网上和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借助奥运平台,提升海尔全球化的年轻时尚形象。
通过对公开信息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代表,海尔一直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海尔积极参与,正是这种企业价值观的充分体现。海尔将有义务也有能力在白色家电产品及服务等诸多方面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优质服务。勇于创新,擅长创新的海尔将绿色、科技、人文的奥运理念与海尔文化紧密结合。奥运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这与海尔“不断挑战自我,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文化核心一脉相承。同时通过奥运走向国际市场。奥运是全球化的顶级赛事,海尔现在正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携手奥运,以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也是海尔的目标。
海尔赞助奥运会,为自己确定的三个重要使命:首先是传播奥运精神。奥运文化与海尔企业文化息息相通,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与海尔“不断挑战自我,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文化核心一脉相承,海尔要通过传播奥运精神,让全球的人看到海尔借助奥运精神创全球化品牌的决心和信心;携手奥运,以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也是海尔的目标。第二是参与奥运建设。海尔认为,奥运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办好2008年奥运会需要每一位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北京奥运会体现的将不仅仅是中国体育的实力,同时也是展现中国品牌实力的机会。海尔作为其中的一员,必须积极参与;海尔31大类整套家电已经成功进驻鸟巢等20多个场馆,支持奥运建设。第三是提供奥运服务。用海尔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整套家电的解决方案,向全球参会者展现中国优秀的服务水平。
人民日报曾对张瑞敏先生做过一个专访,张瑞敏说“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是一种不断追求、不断拼搏奋斗的精神。在海尔看来,奥运精神的本质恰恰就是处于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激烈竞争的形势所必备的精神,即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所必备的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精神。就像在奥运赛场上一样,我们面对的不是对手,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和自己竞争,就像一个跳高冠军,他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但他最后并没有战胜自己所设定的新的高度。那也算不上创新。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追求卓越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生价值和追求的体现。对海尔而言,面对的对手都是非常强大的,要缩小这种差距,我们就要以奥运精神去摘取经济‘奥运会’的金牌,创造出让国人骄傲的世界名牌。夺取金牌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不断挑战更高的目标才是海尔人永恒的追求。”
海尔副总裁杨绵绵女士认为,海尔品牌要做世界第一,不是简单的数字上的第一,而是产品性能的第一、节能的第一、时尚的第一、服务的第一、价值的第一。她说,“第一是无止境的,中国企业应该为世界创造更多的第一、创造更高的价值,才能使整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获得更多地位和影响力,才能实现中国与世界的真正和谐。”
作为中国企业的圭臬,海尔一直没有放松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全球化的脚步越迈越大。
[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