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在深圳举行的广告学研讨会上,台上有人正在发言:“我从业十一年,做过不少品牌,爱多VCD、丰韵丹、白领减肥、风暴减肥、金正DVD等等等等。有好多不在了,也有很多问题的,还有的在苦苦挣扎。我常常在想,难道是我做死的吗?我真的有那么伟大吗?在座也有不少前辈也做死过不少品牌……” 这个出语惊人的人就是张鼎健,中合玖鼎产品力营销传播机构的总经理,他的发言题目是《品牌,皇帝的新装》。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下午,从二十几层的楼上往下俯瞰,珠江在脚下蜿蜒延伸。这是张鼎健的公司,对于新来的拜访者,他都会得意的给他们介绍窗外的风景,他说,这里充满了灵感和激情。 我们的访谈就从深圳广告研讨会上关于品牌的讨论开始: CNAD:张总在广告学研讨会上的发言认为当前的品牌理论是“皇帝的新装”,贵公司提倡产品力营销传播,对于产品力和品牌二者的关系,您是如何看待的? 张:产品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真正,品牌是共产主义得理想!中国改革开放不过二十几年,其间又历经挫折和挑战,真正经济的大发展只是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过分的强调品牌其实并不符合市场实际。联想董事长柳传志从企业家的角度也曾经提到,中国的营销是“身子太小,帽子太大。”品牌是共产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是信念,品牌一定能实现;但目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提倡产品力是对现在的企业真正有效的东西。 品牌往往是促进企业欲望加速的一个工具,但中国企业现阶段仍只有各领风骚三五年。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海尔也才20年,中国超过20年的企业并没有几家。三十而立,没到而立之年大谈而立只是年轻的浮躁而已。 品牌论被过早或过分放大会把企业做死! CNAD:那么什么是产品力呢? 张:产品力有三个层次:产品需求认知、产品需求差异、产品需求创新。一切从产品出发,要有效地发现很多产品营销中存在而未被发现的可营销的产品事实,就是要找到产品的原点,从原点出发,构建一个产品市场需求的竞争力。 20世纪20年代霍普金斯在《科学的广告》一书中强调:“广告是推销术的一种,它的基本原则就是推销术的基本原则。”当时美国的经济环境跟目前的中国市场比较相似,我们现在也是提倡,销售理由要从产品中来,从产品的独特品质和个性中来。将事实的产品有效地提升为产品事实的认知力,这样的产品力才会有销售力。 我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发现,如果你请营销经理介绍一下产品,通常情况下他会回答,“我安排技术部的人过来讲解。”但是如果你请公司老板介绍产品,他会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这真令人疑惑,做营销的人不懂产品只懂品牌,能行吗? CNAD:中合玖鼎提倡产品力的,是不是可以说您努力的就是“做有销售力的广告”? 张:广告是大众传播,但我们一讲有销售力,主要指的就是一对一营销。做有销售力的广告?成本太高了,根本做不到。目前的很多广告,就是用大众传播的价钱去做小众传播的事情。 很多厂家都会在广告发布前,把媒介排期表发到经销商、零售商手中,让这些人关注广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些人又不是消费者?!事实上就是为了提醒这批人看广告,广告是给他们信心保证,让他们知道经厂家的实力。 CNAD:张总前面对产品力和品牌的解读可谓不同凡响,那么对于当前的广告界有什么看法? 张:当前广告界有个现象,就是媒介总监地位越来越高,创意总监地位越来越低。这是不正常现象。 一帮人整天只知道对着电脑分析数据,根本没有时间真真正正的走进市场,走进第一线。这样做出来的策划,没有真正的判断力。哪来的想象力?娃哈哈的董事长宗庆后就说过,他做生意,从来都是靠直觉,直觉是怎么练出来的,直觉就是一年用两百天的时间跑市场第一线跑出来的。其实直觉更重要是一种判断正确与否的能力。管理上告诉我们,要做正确的事。数据常常告诉我们是来自于表象,而真实往往要我们去判断。 我们现在学的这一套,都是从美国五百强的经验来的。 美国人重视数据科学,相对来说欧洲的人文、艺术气氛会浓些,像意大利贝纳通、瑞士SWATCH、德国BMW,他们的广告都很有想象力。 没有想象力的营销是事倍功半的营销。 CNAD:对于当前的广告学,您又有什么看法? 张:我们现在的广告学算是一门边缘科学,它脱离了主流经济,广告小众化,不能影响主流。广告人就喜欢搞什么“内部颁奖”,根本就是自“愚”自乐。 像麦克波特、舒尔茨、克劳特,包括大卫奥格威这批人既是理论专家,他们又用自己的理论深深影响了美国的主流经济。而我们呢?很多中国广告人不做研究,也不参与主流经济。像叶茂中,应该算是国内广告人的先驱,他一方面参与经营实业,现在一年大概有两个亿的收入,另一方面书也写了好多本。我跟叶茂中是朋友,有时出差碰到时,我说我一直都挺努力的。但他还说,“鼎健,努力些,再努力些”,在广告界,有这样的朋友,真是又温暖又激动。这种就是主流的广告人,是经济主流圈的人。 从业十一年,我一直都在思考,当前中国的营销、广告,总体行进的方向是否正确?我希望自己能尽力去探索这种趋势,更希望学界和业界有更多的人来加深广告理论研究,促进中国广告系统、健康地发展。 后记:采访过程中,张鼎健滔滔不绝的阐释他的广告理念,他还坚定的说,“这辈子我是不会离开这一行了,至少不会离开文化传播领域。” 采访结束,张鼎健就要匆匆赶去机场飞往国外,他说,每年都会抽空出国一次,希望通过出国的短短十多天,切身感受国外的经济、生活,接触先进的理念;回国后,以更加清醒、理智的状态投入工作。张鼎健说,“我是真正搞理论的人。”也许等到今年六月,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大作面世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