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获悉,广电总局向央视下发了通知,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 有消息称,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已确认了这一通知。截止到记者发稿时,地方台暂时还未收到通知。 从通知来看,在今后的篮球节目中,“全美职业篮球联赛”的称呼将取代“NBA”这个词,同样,类似“F1”这样的简称,也将被代之以“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说法。 央视体育中心主任江和平表示:“不久前,广电总局给我们下发了一份通知,要求在电视节目当中应该进一步规范用语,不能使用外语和缩略词等等。” 他表示,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到的就有上述两个体育迷耳熟能详的缩略词,其它还包括“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等等。然而,这份文件所针对的不只是体育方面,如“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者物价指数)、“WTO”(世界贸易组织)等都在其列。“现在央视体育频道已经开始采取在NBA后加括弧中文说明的方式来逐步扭转观众的收视习惯。”江和平称。 不过,地方台暂时还没有收到这份通知。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新闻发言人李浩表示,外文缩略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一般来讲,只要不产生歧义,还是可以适当采用的,但是如果总局对此有要求的话,他们也会严格执行,不过目前还没看到这份通知,“我不方便直接评价”。 有网友表示质疑认为,如果这份文件所针对的是全部外语及其缩略词的话,将其内容延展开去,那么现在人们熟悉的大量英文缩略词都将在电视节目中换一个“本地户口”。比如“CPU”(中央处理单元)、“GPS”(全球定位系统)、“MBA”(工商管理学硕士)、“MSN”(微软网络服务)、“USB”(通用串行总线)、“DVD”(数字多功能光盘)等。甚至有观众展开讨论,是否央视的台标“CCTV”也要来一个本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