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上海广电:一个关于整合的案例

2008-12-24 11:27| 发布者: anchen| 查看: 258|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

  上海的广电集团成立之初,各电视台、电台都是独立运作,在上海广告市场内争夺激烈,但是对于全国广告市场甚至其它领域市场都无暇顾及。当各种外来威胁来临时,分散的力量必须拢在一起了。从2001年开始,整合就成了贯彻集团工作始终的关键词。

  同类资源整合,打破同质竞争

  黎瑞刚说:“2001年集团将广告资源和节目营销资源整合,从而提升了节目的广告创收,降低了购买成本。2002年整合集团旗下3家电视台中的体育资源,成立体育频道。2003年集团拓展“第一财经”产业链,打造影视剧中心。2004年以少儿频道为抓手,将集团中与少儿相关的演艺、出版、培训等资源以电视为龙头整合在一起。2005年,又经历了电视新闻资源整合、广播新闻资源整合、娱乐资源整合这三场变革,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折。”

  整合改变了低水平竞争

  整合打破了原先各电视台在封闭空间里各自为战、低水平竞争的局面;抛弃了“行政色彩浓重”的节目播出机构角色。

  以电视新闻资源整合为例,电视新闻中心主任袁雷说:“原先三家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都搞成综合台,新闻、体育、娱乐等都做,同样一条小新闻可能三家电视台记者都去,回来播放的新闻基本一样,上海本地市场的节目同质化严重,整合后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时段资源。”

  整合不是为了节约

  “但是要避免一个认识误区:整合是为了节约。整合是为了拿出更多的人力、精力来做以前想做而没法做的大项目,我们的目标是面向全国甚至是全球华人,所以节目必须跳出上海的地域限制,要把触角伸到方方面面。现在碰到重大事件,也许还是派3路记者过去,但分工已然不同:一路是抢时效,播消息;一路是拍特写,做深度报道;还有一路做背景,找专家,同一事件全方位覆盖。”

  新闻中心整合后,将各电视台的新闻资源统一采集,原来的电视台成为中心提供内容的播出频道,不同的频道播出的内容定位不同。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偏重主流严肃新闻,类似党报;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偏重民生新闻,类似都市报;而东方卫视则是具有全国视野的频道,更多播报国内、国际热点新闻。

  整合源自战略目标的重新设定

  整合不是打散一些部门,组织一些部门;不是简单的人、财、物的重新划定。

  整合的实质是要改变先前的定位,重新设定战略目标。这首先需要认清自己的核心资源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在哪;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提出战略目标;围绕战略目标进行资源配置――整合。这是一个寻找定位的过程。

  文广新闻以前的定位很简单――节目播出机构。但黎瑞刚认为文广新闻的核心资源显然能支撑更大的目标,更高的定位。“文广新闻的核心资产在哪里?我认为在品牌,在版权,在我们所拥有的发行网以及专利技术和人力资源,这些才是真正的资源和资产,这也是我们核心竞争力所在。”“播出”实际已经从首要位置退了下来,怎么让核心资源产生最大效益更为重要。所以文广新闻提出“从为播出而制作转变到为市场而制作”,核心资源要不断卖出去,而不仅仅是拿来填补时段。更为重要的是播出有个地域限制,而市场是无疆界的,文广新闻由此而能走出上海。黎瑞刚说:“文广新闻这些播出平台(频道、频率)只是市场中间的一部分。还有更广大的市场需要去开拓,这个市场就是全国的市场,甚至是海外华语市场。”

  文广新闻的核心资源布及传媒产业链的上下游,从内容到渠道,从专利到牌照,再加上懂得运作的人,让黎瑞刚产生了更多的想法:一网打尽传媒的产业价值链。所以文广新闻的第二个目标是:“努力实现从一个地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为一个面向全国、乃到全球华语世界的内容提供商、发行商和服务商。”

  流程再造:借鉴GE的矩阵管理

  至此,文广新闻的战略目标确定,全部整合工作都开始围绕战略目标开动了。原有的组织结构显然不再适合,需要组织流程再造。

  文广新闻成立之初,按照播出机构模式管理,集团直接面对几十个媒体单位,包括经营公司和职能部门。整合则再造了生产流程,组织结构重新布局。

  集团实行矩阵式管理

  在新组织结构中,打破各媒体单位各成体系的格局,按照资源种类和在产业链所处位置,成立大中心制,不同资源分属不同中心,如:新闻、娱乐、新媒体、版权出售等。独立的媒体单位被取消,各频道成为中心下属的播出机构。

  这就是黎瑞刚对集团实行的矩阵式管理,它也是跨国公司GE(通用电器)实行的管理模式。所谓矩阵化管理,简单讲就是把集团用一横一纵两条线划分;横向上建立一系列职能管控部门,在纵向的线上建立若干个相对独立或授权经营的事业部。

  文广新闻的横向管理部门包括人力资源部、资产管理部、广告经营中心、对外事务部等。在纵向上,就是各个事业部性质的中心,东方卫视因为是文广新闻唯一能在全国落地的传统电视频道,所以单独列为事业部序列。

  建立资源共享系统

  2005年,集团还花重金打造数据库,让电视新闻资源、广播新闻资源、娱乐资源等统统由不同中心采编人员输入数据库,经过初编、精编和包装后,再根据不同平台输出。进入数据库的只是节目要素,可以根据不同媒体终端的需求,进行不同的组合包装。这样,同样的事件报道,却可以有几个不同的播出版本。采访来的素材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最大程度利用。譬如,一些传统媒体不能采用的镜头,新媒体却“如获至宝”。一些镜头不用等到某频道播出才面世,它可以提前在新媒体终端与受众见面。

  建立新的考核体系

  伴随组织的变革,人力资源也被整合。人力资源部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对事业部进行考核。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沈莉说:“如今考核沿着精细化、复杂化、理性化的方向前进。媒体要像企业一样建立内部结算体系,对内部投入、产出都进行换算,用数据进行科学考核、管理。这样能够避免组织内部因为缺乏竞争而效率低下。”在调动个人积极性方面,文广新闻则采用与公司化治理更接轨的层级体系。沈莉说:“我们不再把职称作为重要衡量标准,为业务人员另设一条上升通道,分成助理、普通、资深、首席四个级别,个人按照能力和贡献定级。”老的行政化人事制度被市场化的人力资源制度替代。

  整合创造价值

  对于整合的收获,黎瑞刚认为有三点:

  “经济效益上去了。2001年集团成立之初广告收入为18.5亿元,到2005年是31.16亿元。与此同时,整体经营收入从19.8亿元上升到37.5亿元。广告收入上升但在总体收入中比重下降”。

  “组织结构的建立,所有原来各台、各频率的资源按照市场的要素进行了整合”。

  “完整的产业布局。集团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购物、演艺、新媒体等多种产业。特别是新媒体,围绕电视、电脑、手机三种终端,集团已搭建起新媒体业务的架构。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网络条件下,完成了新媒体产业的完整布局”。

  文广新闻电视新闻中心总编室主任刘卫华介绍说:“整合从电视新闻开始,把上视新闻综合频道、东视新闻娱乐频道和东方卫视的新闻资源归整,场所、技术、理念、人员都整合了,2005年12月成立新闻中心,大概有600多名采编人员,2006年3月正式运营。”

  “人员整合后成立了12个部门,3个职能部门(人力资源部、总编室、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协调;3个采编部门(本市新闻部、国内新闻部、国际新闻部)负责新闻的采集和初编;3个编播部(上视新闻综合频道、东视新闻娱乐频道、东方卫视的新闻部分),负责节目的精编、包装和播出;另外,还有评论部、栏目部、制作部。”


漂亮

酷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热点图文
  • 江西首个纺织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8
  • 江西:亲亲爹地TM婴儿纸尿裤等2种
  • Timberland 10061经典黄靴广告《真
  • 明星助阵庆典 果唯伊为何低调?资
  • 雀巢Nespresso胶囊咖啡机TVC
推荐阅读
全球知名广告工作室Platinum,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一家出色的专 ...查看全文
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作品 ...查看全文
最近遇到一些很奇怪的CorelDraw文件,只要打开那些文件,就会出 ...查看全文
广告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