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品牌――广域品牌平台 新世纪以来IT行业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前的以性能为中心转变为以应用为中心,用户从关注厂商具体提供的产品发展到关注厂商提供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IBM的“随需应变”、HP的“动成长企业”等业务应用概念就是新时势的产物。 英特尔面临新的挑战:一个孤立的处理器或芯片无论具有多么卓越的性能都无法触及到更现实的应用方案,单纯的产品品牌永远无法架构解决方案。如果不能对此有主动的响应,英特尔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intel inside plan未来将失效,因为解决方案将取代原来以芯片为基准的考量标志。 英特尔决定改变了战略方向,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应用为中心,将特定应用所需的所有模块及其相关软件和方案打包构成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技术品牌。 其实在1997年Pentium MMX问世,MMX就是英特尔的“胚胎”技术品牌,然而那个时候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需求因而无法上升为技术平台,再加上那个时候英特尔刚刚具有产品品牌的概念,技术品牌还在半梦半醒之间(仅仅把它视作一个短期的副品牌而已),所以错失良机。 2003年在笔记本电脑采用的centrino(迅驰)是英特尔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技术品牌,区别于pentium、Xeon等产品品牌,centrino体现了计算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它包括了处理器、芯片组、无线芯片、软件工具等多个要素,并不是一个产品而是由多个产品组合而成的平台技术。 Centrino技术品牌迎合了市场对解决方案的需要,具有强烈的应用色彩,重新激活了intel inside,不过第一个单词intel的内涵已经不再是intel’ products而转为intel’solutions,这为2006的换标埋下了伏笔。 英特尔在品牌组合中引入技术品牌的行动相当成功,Centrino迅速成为笔记本市场的绝对主流,同时也成为了“超长待机”和“无线上网”的代名词,英特尔于是乘胜追击,相继推出第二代迅驰平台的Sonoma和第三代迅驰平台的Napa。 Centrino的成功使得英特尔意识到技术品牌的战略意义(技术品牌将逐渐凌驾于独立的处理器品牌之上),2005年年初英特尔宣布将进行商业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型,专注于四个重要市场:移动、数字家庭、企业与医疗保健。 2006年年初推出的Viiv(欢跃)就是新的技术品牌战略的体现,Viiv是英特尔新推出的技术品牌面向数字家庭市场,Viiv不仅将用于视窗多媒体中心个人电脑而且将主打消费性电子产品。Viiv的特点是处理器噪音更小,散热性能更好,芯片组能提供高品质的音效以及对视频信号进行高速编码和解码等,贴有“欢跃”标签的计算机将能够与贴有“欢跃”标签的电子设备、服务、内容完全兼容。 尽管Viiv等新的技术品牌其前景还无法精确预估,然而无疑技术品牌将贴近客户应用而成为英特尔营销传播的主打重点,技术品牌能够让英特尔的产品品牌家族更加有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延续了intel inside。
更新品牌战略,现在进行时 从英特尔的品牌之旅上我们可以看出:英特尔一直在根据市场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不断地改变和修正品牌战略:
英特尔品牌战略的与时俱进在今天依旧没有停止。前面曾经谈到,英特尔事实上存在两个公司品牌,一个是Intel Inside主要用于芯片市场的背书品牌,另外一个就是INTEL,主要用于其它事业作为主品牌。由于存在跨越不同市场的整合需要,以及技术品牌使得Intel Inside内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英特尔已经到考虑进行公司品牌合并的时刻了,改变颜色、规范字体和拿掉inside字样就成为当然的选择。 2006年1月4日,英特尔正式开始启用全新的品牌标识,同时登场的还有新的宣传标语“ Leap ahead”,新的标识突出了英特尔核心业务从PC向消费类产品转移的战略。 以下是旧版标识和新版标识的对照:
由于公司品牌的背书关系,英特尔整体的品牌组合也会相应发生视觉的变化。
尘埃业已落定:只有品牌战略,才是真正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