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变化之道 ——采访九易广告公司创作顾问刘国政 记者:你认为广州的广告环境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刘国政:我觉得广州本地的广告行业存在隐忧,亟需寻求改变。首先,目前基本上大家还是在针对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行服务,包括九易都存在这样的状况,像九易服务的中国移动和南方航空公司等。相对地,这些大客户的选择性很大,因为它的架构大,很多广告公司想接他的项目,相对地竞争性就增大。我想九易未来会进行一些客户资源的调整,我们会去帮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因为任何大企业的出现都必须是从小企业做起,你与这些客户共同成长,就会形成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其次,整个广告生态在发生改变,从以前广告公司可以去进行媒体投放,到现在出现很多专业的媒体购买公司,媒体购买这部分的利润会被剥离,最终广告公司只负责广告执行那一部分,执行的这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做,所以要求广告公司必需专业,以求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广告公司的未来会回归到专业,不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创造需求。 记者:你来自台湾,作为一名有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广告人,你认为本土广告公司与国际4A公司的差距是什么?应该如何缩小差距? 刘国政:最主要的差距在于制度流程的不同。国际4A公司的工作流程会比较清楚,因为他们有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有固定的模板可以套用,只是针对地区文化差异作出调整。与台湾的区域性不同,国内的区域性差别很大,台湾经验拿到内地并不一定适合,这些经验只是告诉你一个做事的法则而已,你还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修正。现在国内大多数广告公司发展是从探索开始的,寻求一条中国道路,以往常在讲关人际关系,我想这样的情况会慢慢淡化,业界将会回归到一个专业的层面。 重点将是你在卖什么,大家都在说品牌,相对国外的广告公司也是在卖品牌。但是我们要清楚知道,同样的保姆带出来的小孩会不会一样。广告不是万灵丹,它没办法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去都找一个国际广告公司,它就可以提供完整的服务。憧憬是会有的,关键是看本土广告公司如何进行战略转型,这个转型是蛮重要的,是否从以往的追求大客户,转化为你与你的客户成为共同的战略伙伴。 记者:你认为本土广告公司应该如何改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刘国政:本土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做好员工的成长与学习,如何让你的员工感觉从事这样的工作是有成就的,而不是单纯在打工。九易的努力方向是尽量去培养员工的积极性,提供一个专业学习的环境,让他们自我感觉到有发展的空间。一种打工只为一口饭的心态与全情投入做一件事情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全情投入去完成一件事情,你才会有成就感,才会在不断的历练中得到成长。 记者:你是如何看待广告公司人员流动比较大这种情况的? 刘国政:工作人员的流动在所有的公司都存在,不仅限广告公司。我想主要分成两部分来看,首先,如果你进一些比较大的广告公司,单纯是为了镀金,可能下个阶段的跳槽他的薪金就可以往上调。有一种情况是你没有创造出属于他的舞台,如果他觉得有自己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展现他最绚丽的舞步,你就可以留住这个人。另外,员工跳槽公司本身也需要反省一下,公司内部激励机制有没有问题,为什么留不住人。当初招聘的时候,你是否清楚这个人他要的是什么,他来公司是要创造什么。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人员的流动。 记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对广告业未来的憧憬吗? 刘国政:我想是“拨云见日”吧,相信随着国内广告市场的不断成熟,大家会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回归到专业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