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江西广告网 首页 热点资讯 媒体资讯 查看内容

“扫黄打非”进基层 江西13个工作站成全国示范点

2017-12-28 18:05| 发布者: 内容发布| 查看: 441| 评论: 0

摘要: 近日,国家公布了“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和示范标兵,江西有13个基层工作站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二。其中,上饶婺源思口镇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网格化布局延 ......

近日,国家公布了“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和示范标兵,江西有13个基层工作站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二。其中,上饶婺源思口镇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

网格化布局延伸扫黄打非“触角”

上饶铅山县永铜社区居民周旺仁(右一)

“以前我们这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层次比较复杂,特别是有些矿工下了班没事就喜欢在地摊上买盗版书籍看打发闲暇时间,有时候地摊还会摆到社区里面。”上饶铅山县永铜社区居民周旺仁说。

永铜社区是上饶铅山县永平镇下辖的一个社区,于今年年初成立了居委会,辖区总户数1254 户,居民人口多达2855 人,其中有来自周边的矿区工人、农村搬迁户、外来务工人员, 住户结构复杂,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给社区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社区成立之初,作为老党员的周旺仁主动担任起“楼栋长”的工作,平日里协助社区开展巡查工作,主动走访入户,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做好记录,随时排查、掌握、上报治安、消防等公共安全隐患,及时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我一天至少巡查三次,包含9栋楼和周边外部环境,发现问题我就及时解决,解决不了就上报网格员,网格员还可以通过手机平台上报给所属乡镇(街道)层级的管理员解决。”他说。

永铜社区“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示意图

据了解,整个永铜社区以区域为单元,将辖区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1名网格员和若干名栋长,每个网格员每天巡查不少于2 个小时,对网格内居民户每天走访10户以上,每月走访率达100%。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以借助网格化服务管理APP平台,通过上下联动,双向互动,双向考核,使处置问题更加快捷、便利。

50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成精神家园

社区居民在红书吧阅读

在永铜社区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里,社区居民张大爷正坐在“红书吧”里认真阅读,他说,自己退休后生活十分清闲,每天走十多分钟的路程来这里看书读报。

永铜社区利用自身条件优势和外部力量,兴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达5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并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作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文化活动中心环境优雅、设施便利,还可以随时为来访者提供饮用水,整个书吧陈列着不同种类的书籍和报刊,内容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目前书吧内藏书籍1000余册。文化活动中心内还设置了健身场所,如室内乒乓球场,棋牌室等,根据群众的不同爱好先后成立了自行车、羽毛球、摄影等10多个爱好者协会,鼓励协会会员切磋技艺、交流心得,陶冶情操,远离“黄赌毒”。

500米的围墙变成文化专栏

永铜社区“扫黄打非”宣传资料

为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宣传力度,永铜社区以“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为载体,创新工作方式,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与平安社区创建、文明社区创建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重大活动节庆时,通过在社区内悬挂条幅、标语,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扫黄打非”、社会综治、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政策,进一步增强社区群众参与“扫黄打非”等各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永铜社区将原空白500米的围墙打造成文化专栏,借力“一卡两簿三访”(干群连心卡,家访联系簿、党群干群联系簿,家访干部,走访群众,探访基层支部)向群众发放“集中整治”相关资料和宣传单。今年1至5月份共散发宣传单1000多张,张贴海报20多张,悬挂条幅10条。

此外,永铜居委会还通过文艺团体送戏下乡表演之机,开展了“创新创造改变生活、知识产权竞争未来”进校园活动,向学生发放绿书签400余张,开展集体签名活动,共同抵制非法出版物,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远离非法出版物的自我保护意识。

巡访民宿旅馆 净化文化土壤

思口镇“扫黄打非”工作站

思口镇坐落于“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县中部,境内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延村、思溪,国家级保护文物西冲、河山坦两座俞氏宗祠,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西冲等,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全年接待游客量达20余万人次。

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渐兴起,思口镇的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为“黄、非”出版物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思口镇“扫黄打非”工作人员齐小梅说,以前思溪延村等景区总是会出现盗版书籍和光碟,一是小摊贩瞄准“商机”非法贩卖盗版地图和仿古装书籍,二是在民宿里会存在一些非法光碟和安装卫星电视接收机的现象。

齐小梅在巡查数家民宿旅馆中,每到一处都发放宣传单,要求民宿老板加强对游客在外购买出版物的监督和提醒,严防游客携带非法出版物。

民宿内“扫黄打非”宣传册

如今的景区,在全镇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实现了文化市场无地摊游商、无非法出版物兜售、无有害信息传播的“三无”格局,为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微家训”、送戏下乡 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送戏下乡活动

思溪村位于思口乡景区内,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如诗如画,意境优美。村子里民风淳朴,崇德向善。可是前些年,村里的情景却与现在大相径庭。村民胡银祥说:“以前忙完农活后没事干,就和村友打牌、赌博,现在每天晚上七点我都会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跳舞、聊聊天,过年过节更热闹,还参加了村里组织的中秋节的花灯、正月的舞龙、还有平时举行的篝火晚会。”

村里的文化活动丰富起来了,就连古祠堂、古戏台、村史馆等都成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宣传阵地,“微家训”活动的开展,也使家家户户亮出了净化家风、传德育人的“传家宝”。活动主要是以家为最基本单位,由村组党员干部和“五老”人员上门向村民收集或帮助撰写“微家训”, 同时把“扫黄打非”工作要求融入“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治管理公约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微家训”

齐小梅说:“‘微家训’主要是传承一个传统的优秀文化,‘扫黄打非’不能只做一样工作,要融会贯通,把传统文化发展好了,就能潜移默化的让大家主动远离不良书籍。”这种以春风化雨方式不仅让村民和游客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引导更多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斩断了“黄、非”毒瘤滋生的劣根。

据统计,思口镇还开展了50余场次的送戏、送文化、送电影进景区活动,将“扫黄打非”政策、知识融入戏曲节目、知识竞猜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受到广大村民和游客的欢迎。

据悉,今年,江西将继续严格按照全国整体部署和要求,深入推动“扫黄打非”工作任务,并结合江西实际总结摸索出了一套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的基本模式、运行办法和管理体制,切实将“扫黄打非”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规范化,努力构建江西“扫黄打非”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


漂亮

酷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热点图文
  • 江西首个纺织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8
  • 江西:亲亲爹地TM婴儿纸尿裤等2种
  • Timberland 10061经典黄靴广告《真
  • 明星助阵庆典 果唯伊为何低调?资
  • 雀巢Nespresso胶囊咖啡机TVC
推荐阅读
全球知名广告工作室Platinum,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一家出色的专 ...查看全文
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作品 ...查看全文
最近遇到一些很奇怪的CorelDraw文件,只要打开那些文件,就会出 ...查看全文
广告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