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第27批婴幼儿奶粉名单。记者看到,江西地区仅有美庐、金薄金、人之初3个品牌入榜。一边是国产奶粉雄起的市场机遇,一边又是“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在这个中国乳业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关头,江西省奶业协会突然注销,江西乳企的目光将转投何处? 本土品牌市场萎缩 据传江西省奶业协会日前已获注销。这一说法,得到了江西省畜牧局的证实。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吴志坚告诉记者,此前,因为相关规定不让协会挂靠在事业单位,也没有企业愿意牵头组织协会工作,包括江西最大的乳企阳光乳业在内,所以江西乳业协就只得注销。但为什么没有企业愿意接盘,并没有人愿意说。 在大大小小的商超记者看到,市面上牛奶品牌多的眼花缭乱。常温白奶和酸奶依然是一二线品牌的主场,除了有传统的乳业巨头,还有新希望等乳业强势入驻。在商超渠道,难以见到江西本土品牌的身影。更多的是在小型零售专卖店以及早餐店销售。“几年前,江西还有10多个大大小小的乳业品牌。如今,在江西的细分市场领域,有美庐、金薄金、人之初3个本土品牌,巴氏奶有阳光乳业、牛牛乳业、高山青草奶、维雀牛奶等几个知名度稍高的品牌,而常温白奶、酸奶领域,几乎被全国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抢占了市场。”江西省畜牧局有关人员表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乳业市场越来越细分化,江西乃至全国的常温奶市场几乎已被乳业巨头抢占。在深耕多年的常温奶领域霸占了多数市场,而在常温酸奶领域,伊利安慕希、蒙牛纯甄酸奶、光明莫里斯安等品牌势头不小。一直被区域性乳企视为突破口的巴氏低温奶,也面临被乳业巨头旗下并购公司抢占的局面。 目前江西仅有阳光乳业知名度较高,更多的是像牛牛乳业、高山青草奶、维雀牛奶这样偏居一隅,辐射能力较弱的企业。” “或者大企业不大,小企业太小,是奶业协会一旦与主管部门脱钩后就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布局婴幼儿奶粉市场 当前,随着洋奶粉屡爆安全事故,加上二孩政策的重要利好,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提升了很多,中国的婴幼儿奶粉生产商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零售规模达到了1189亿元,中国婴幼儿奶粉的市场增速远超于全球市场的发展。预测到2021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将超过1700亿元的市场规模。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第27批婴幼儿奶粉名单。记者看到,江西地区有美庐、金薄金、人之初3个品牌入榜。 让著名乳业专家宋亮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江西最大的乳企阳光乳业在“史上最严婴幼儿奶粉新政”下,黯然退场。此前,阳光乳业呼伦贝尔子公司因生产条件不达标,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批评。今年初,阳光乳业呼伦贝尔子公司关停,注册批次上阳光乳粉已除名。 “本来江西的乳业发展就很弱,在市场上很难见到江西乳业品牌,阳光乳业放弃这么婴幼儿乳粉市场,无疑是一大败笔。”宋亮认为。为此,中国江西网记者致电阳光乳业陈姓负责人,他表示目前正处于静默期,不方便接受采访。 或借上市寻求突围? 此前,现代牧业对赌失败被蒙牛收购,半年后又遭出售,折射出区域性乳企的尴尬局面。2017年,区域性乳企被并购的消息频出。“区域性乳企目前在低温巴氏奶、冷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不时被乳业巨头垂涎。因蒙牛、伊利的奶源地主要在内蒙古大草原,一直在常温奶领域发力。随着行业不断整合,低温酸奶、巴氏液态奶也成为乳业巨头延长产业链的目光所及之处。”宋亮表示,“而借助上市,寻求资本的力量,抗拒大型企业的收购和经营压力,是许多区域性乳企目光所及。” 中国江西网记者梳理发现,继阳光乳业在证监局备案后,无独有偶,省内另一家乳企也透露出IPO的意向。今年成为国内区域乳业集体想要上市之年。9月30日,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关于新希望乳业的招股书,拟闯关IPO。此前,河北君乐宝乳业、南京的卫岗乳业也宣布筹备上市,在原奶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区域性乳企纷纷宣布上市计划,或映射出区域性乳企借资本奋力一搏的决心。 朱丹蓬认为,“我总结了区域性乳企上市的几点理由。首先,在面对蒙牛伊利和光明等巨头深化区域市场,区域性乳企想通过上市来抱政府的大腿,以应对巨大的经营压力。毕竟,如果没有政府的帮扶支撑,区域性乳企很艰难。其次,地方上对上市公司补贴力度较大。尤其是,随着奶粉注册制的出台,整个中国的乳业发展环境是比较好的,乳业有望在这些红利中享受到很大的回报,乳企上市是自身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然需求,上市后,在资金链、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抗风险能力都更强。最后,从消费端角度出发,一般企业上市,有利于提升消费者认知度和消费信心。”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曹琦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