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政府部门获悉,《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出台。我省将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重点建设南昌、赣州、九江金融核心聚集区,着力将南昌打造成全省金融发展核心增长极。 目标 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 金融业具体发展目标为:“十三五”期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6.5%。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突破3000亿元。 银行业:到2020年,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贷款余额与GDP增长相适应,绿色信贷达到3000亿元。 证券期货业:到2020年,力争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企业超过70家,其中绿色产业上市公司不少于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200家,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超过5000家。设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交易量达到5000万吨。 基金业:到2020年,累计新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100家,累计新增股权投资基金500支,股权投资基金实际管理资本累计新增2000亿元,争取设立1-2家本地法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保险业:到2020年,保费收入突破800亿元。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设立1家以上地方法人保险公司。保险资金利用达到300亿元以上。 举措 建设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我省提出,按照“一区域一特色”的金融产业空间布局思路,着力打造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大金融核心区、若干金融特色街区、一批县域金融创新园区四个层面的金融产业构架,形成多层次金融产业空间支撑体系。 充分发挥赣江新区区位、产业、资源、生态优势,打造以赣江新区为主体的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将南昌打造成为全省金融发展核心增长极 我省提出,重点建设南昌、赣州、九江金融核心聚集区。南昌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着力将南昌打造成为全省金融发展核心增长极,重点建设全省金融商务区金融核心区,推动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基金产业园建设。力争2017年全省金融商务区实现“倍增”计划,机构(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力争2020年红谷滩金融机构数量突破3000家,建成全省金融机构种类最多、业态最完善、人才最高端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致力于构建“机构高度集中、业态高度完整、市场高度发达、创新高度活跃、辐射高度强劲、生态高度优良”的中部区域性金融中心。 试点开展“无现金城市”建设 我省提出,努力打造设区市金融特色街区。鼓励其他设区市大力吸引和推动辖区内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民间融资管理机构等集聚发展。大力支持抚州创建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区,试点开展“无现金城市”建设,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建设金融特色一条街或若干家“金融超市”。 积极创建县域金融创新园区,实施县域金融“六个一”工程,尽快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都有1家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上市或挂牌企业、财政出资融资担保机构和优质小额贷款公司。 支持民营资本发起组建绿色银行 我省提出,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三大传统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突出发展壮大驻赣金融机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组织,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和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壮大“金融赣军”。 积极组建新型地方法人银行。争取江西成为全国第一批供销社系统设立合作银行的试点省份,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推动省内优秀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在设立首家民营银行——裕民银行基础上,鼓励省内医药行业优秀民营企业发起设立1家以绿色金融为特色的民营银行。支持其他有实力的民营资本发起组建绿色银行,通过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方式支持绿色项目。 支持科技保险、责任保险等先行先试 我省提出,做大做优绿色保险市场。大力发展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险等传统险种。创新绿色保险产品,支持科技保险、责任保险等保险创新产品先行先试。引导商业保险公司服务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清洁交通、新能源等相关绿色产业。 南昌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