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随想 ——记ARNOLD广告公司总经理陈伦洁莹 “感谢当年聘用我的老板,(我的引路明灯),他曾说文案在于意念、在于创意、文字是工具,明知我不长于笔耕,也肯悉心栽培,我佩服他的胆识。”(出自KlTTY《不抹口红的广告》) 现在最多的“感谢”是在各种颁奖晚会上,我们一生总有一些要感谢的人,当写下一些感谢的文字时,从一定意义上说,那个被感谢的人一定在某个阶段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是慕KITTY的名而来,刚进入公司的第一年,与KITTY接触得不是很多,长去年6月份开始,我直接跟着KITTY服务客户,她策划大方向,是一个能让人学到很多的老板。”(陈亮 ARNOLD品牌经理) 在KITTY感谢别人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来自别人的景仰,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轮回。在每个轮回中,都会不自觉的留下一点什么,不管是五彩斑斓,还是蹉跎岁月,亦或是波澜不惊,他们都已经成为了我们剥不掉的烙印,在这若干个烙印中,我们找到了自已的人生轨迹。KITTY在广告圈里摸爬滚打了也将近2O年了。这2O年里,她守在广告的阵营中,没有离开,用她的话说,就是不离不弃,想必是她的基础对上了广告密码,所以,跳进这个百宝箱中,再也没有出来。那些在外人看来金光灿灿的宝贝,不知道KITTY是怎么把它们拿到手的,让我们听听她的掘宝历程。 在毫个只有阳光和木桌椅的小房子里,KITTY很配合地、毫无保留地打开了她的比宝箱。不是很耀眼,但很吸引人。 “我与KITTY共事快两年了。我觉得她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即使是再大的案子,我们都会觉得很有信心,相信能做好。”(郑晓锋 ARNOLD艺术指导) 一个能给员工做信心后盾的老板,相信她一定有了得法宝,还不赶快示于大家。 “KITTY对客户会有神来之笔,我做的是很理性的客户服务,而KITTY则会用创意的思维去与客户沟通,而且她的谈话挺有魅力的,在与客户谈的时候很有技巧,会打动客户,同时她也是很会卖稿的。”(陈亮) “KITTY考虑比较有条理,站得比较高,很能捕捉客户想法,从她那里可以学到如何看待稿子,因为我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稿子的,但有时,稿子漂亮不一定是正确的。”(郑晓锋) 啊,原来如此。何时、何地、以何方法练就得这付本事? KITTY:在香港李奥贝纳做了8年广告,我去了台湾,独立开展业务。那是随着客户一起走的。在那里,我做了三年。这段时间,与其说我带领了一个团队,不如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主管。在香港时,我做文案,很喜欢写东西,可是到台湾后,因为香港和台湾有文字方面的差异,这反倒成了我的一个弱项。我想太好了,我很客观的来看待一个东西了。试想一个创意总监,如果每天24小时在写文案,那么你并没有完全在做创意总监的事情。我写会了怎样去帮助我的团队,挖掘他们最大的潜力,我可能写得没他们那么多,但是我可以帮助他们开发潜能,评估哪一个创意最好,我学会客观地去判断一个创意的好坏,而不是从我自已的创意出发。这样当你将团队的想法讲给客户听时,可以就创意本身与客户进行很客观得沟通,甚至是打架。可是,你也可以很客观地听取客户建议,提升创意。也就是在那里,我学会了用创意的思维进行策略的思考 也就是说,你在李奥贝纳做了11年,才练就这付本事? KITTY:我觉得一个人在打基础时,千万不要急。我一直这样认为,我也不会说要现在的年轻人该怎样,但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在我的第一家公司,只要有机会,我就不停地试,不停地写,特别是长文案,一些刊物,一些印刷品,很多很多,我就是不停地写,即使很烦。于是练了我的一支笔,我现在写东西就很快,虽然在念书时,也写文案,但都不及我后来在实践中反复的磨练。很多时候,压力是很大的,有些东西不尽快出来你就会死掉,所以你不可能翻来覆去。 “她的思维是很快的,一会一个想法。”(郑晓锋) “我觉得与她一起工作,我会发挥出15O-2OO%的工作能力,她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老板,她付出得应该挺多的,她很快,有时候跟上她的脚步挺累的。(陈亮) 说到想法多,这应该是广告人的共性吧,你入行当初意识到你适合做广告吗? KITTY:广告给我的印象就是无中生有,这是我在上了一个学期的广告课之后的感觉,而我喜欢这种感觉。 关于我如何走上广告这个行业的,这几年我讲的很多,当然也促使我想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我大学念的是大众传播系,当时我理想是要当一名记者,因为我觉得记者很棒,她是走在时代最尖端的。我本人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情,那是没有觉得任何雕琢的人生梦想,但这种纯真的想法很快就在一学期的广告课上被轻易地颠覆了。当我拿着自已策划的案稿时(是交给老师的作业),我感觉到自已真正喜欢的东西,不是去记录什么东西,而是创造一些东西,我喜欢无中生有的感觉,我对这种感觉有一种迷恋。 我觉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向,很幸运的是我很早的找到了自已的方向,就是凭直觉,感觉很喜欢这个创作的过程。 有什么特别的方法让想法起来吗? KITTY:当你坐在办公室实在想不出的时候,就起来去倒杯咖啡,等回来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点子。 做创意一定要有一个孵化的过程,不要等到最后一天再去想。我相信,人的力量最强的是在潜意识,潜意识不会在一个完全没有背景的情形下出来。当脑子里一直想这个问题时,你甚至连做梦都会想到,因为潜意识已经浸淫在里面了。 有时候,做梦醒来时,会有一个想法。但如果当时不记录下来,再过一些时间,就都在这种模式里运作,一定会有好的广告出来。 作为广告人,我想一方面要成熟,而一方面要保留一颗赤子之心,有了这颗赤直之心,做出来的东西才够新鲜。 我从一切文字和非文字媒介,一切有趣和乏味的人身上,一切有建树和无建树的事件中,都可吸取无数未知的事物,满足知识的饥喝,丰富自已数据库,成为日后创意灵感的泉源。直到今天,我仍象海绵一样,每月狂啃杂志数十,报章无数,博览各类型书籍。(《不抹口红的广告》) 工作上,每一个同事、客户、公司以外的合作伙伴,都是我的老师,不止是传授给我绝技的,就算是对我做出挑战,或与我在工作上意见冲突的,都是我学习的对象。争拗,也是身体力行的学习,尝试说服他人或坚持不被动摇,全都是经验的积累透视别人的思考模式,学习别人的沟通技巧,检视自已弱点,增强逻辑思维,强化说服能力与魅力,作为未来每一个难题的实习。(《不抹口红的广告》) 你如何形容自已的个性? KITTY:不讲废话。在众多电影明星中,我对瑟琳•赫本钟爱有加。她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很正直的人,不会浪费时间与别人纠缠,当时我写《不抹口红的广告》,就是以她为蓝本的,人做到一定阶段后,真的是靠内涵来取胜的。 “她的管理很男性化,她有一种男孩子都没有的魅力与坚持。”(郑晓锋) 这点我在一次会议上“领教”过。由于采访的需要,我跟着KITTY去开一个讨论会,她会很干练地讲出自已的想法。关于一件事情的目标、做法,她会清楚条理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我觉得从思想上来讲,我和她之间没有代沟。对于二、三级城市的情况,她会与我们多讨论,也会向我们了解。有一些年轻人市场的东西,尤其是时尚的东西,她掌握得比我还快,比我更了解,我很佩服她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陈亮) KITTY:我喜欢自已去二、三级城市调研,感觉那是很有趣的事情。去二、三级城市买当地报纸,看当地广告是怎样的,了解当地的市场。二、三级城市同上海有很大的区别,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一次去苏州开会,一位年轻人说,他不喜欢紧张、快节奏的生活,这使我对年轻人的想法有了一个新的思路,感觉我对年轻人的想法又拓宽了。 无论在内地、香港、台湾工作,我都十分乐意接受当地大学、专业团体的邀请,前往演讲或分享。单单是有机会认识不同城市的人,已是极大的回报。 将要面对高手云集众群,预备演辞,自然不能松懈;希望被认可和得到掌声的欲望是推动力,搜索枯肠务求找一个刁钻的题目,出尽法宝,搜集最眩目的资料和影片、图片,为的是提供新鲜事物,让他人眼界大开,思维扩阔。我呢,就锻炼了资料搜集技巧,也建立了一个不小的资料图书馆,也因为今日世界变得实在快,我的数据库也需不断更新。今日,与我相关的,无论是广告、创作、制作、品牌创建等等课题,顺手拈来,也可言之有物,图文并茂。 我的付出,仅是一点点时间,是如此的少,我的得,却是如此的多,世界,就是如此不公平。(哈!)《不抹口红的广告》 听说你在香港做了大量的公益广告。 KITTY:我想其实广告只不过是众多商业活动中的一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我会想,广告对社会究竟有什么贡献。因为机缘巧合,我接触了政府机构,做了公益广告,后来越做越多,虽然有功利的心理,因为想通过公益广告去拿奖,但另一方面,也有一种想回馈社会的自以为是的想法,我想我只会做广告,只有靠广告来回馈社会,所以就有了青少年犯罪、廉正公署、HIV等一系列的广告。现在我可以很骄傲地说,第一,我将香港的公益广告提升到了一个不只是为了创意而创意的层面,真的是为了公益目的为社会做沟通。另一方面,也让广告人知道,其实你是有一个方法可以回馈社会的。 你有过不开心的时候吗? KITTY:我回想,在广告生涯中,我哭过,可为什么哭,已经记不清了。办公室的勾心斗角,在当时会觉得很不爽,可是事情过了,几年后,回过头来看,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没有不开心的,又怎么能衬托出开心呢?在整个事业生涯中,我宁愿有高有低,也不要一杯白开水。 在采访中,我和KITTY一起参加了陈子慧先生(KITTY的丈夫)的一个互动活动,在会场摆满了由陈先生设计的猴子,会后进行了义拍,KITTY当仁不让的拍到了一件可爱的猴子。看着她抱猴娃娃的感觉,煞是可爱。在有KITTY接触的过程中,我总觉得她是很可爱的,正如其名字。但在我拿到KITTY的所有资料上,以及其它人的言辞中,却没有可爱这个词,我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突然想起了孙悟空,象吗?不象吗?请别误会,KITTY可没有一个唠叨的师傅。 她说,“夫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这一路走来,从你的11年+8年(李奥贝纳和麦肯)的经历看,好象你走得一直都好坚定。 KITTY:真的没有刻意制定自已的计划,只是顺其自然,只是在每个阶段,我都很认真地做,并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已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又很巧的为下个阶段打下了基础。 我是思考很有逻辑的一个人,这就是我的问题,哈哈!太逻辑了。其实当你做创意时,是不应该太逻辑的。我是当客户环境把我推倒一个位置后,我就会顺其自然地走下去,我不相信偶然,我相信必然性。 我一直在试图寻找这偶然背后的必然,想了半天,却是一个老掉牙的公式——智能+勤奋+机遇。自已都觉得不满意,可是还有其它的原因吗?我再也想不出更有创意的公式了。 [KITTY的广告语录(摘自《不抹口红的广告》)] 我对广告,打从地一天起就这么热爱,也有一份莫名的执着。 无论别人多有信心,自已也一定要有实力。 当年就是这样,天天伏在案上“生产”,象流水作业的车衣女工。 我成长于7O年代,属于早熟的一群。 年轻时,患了思想过度活跃的传染病。 也早在年轻时,已悟出自已要怎样活这一生。 也是这个信念,主宰了我往后走的路。 开始时,我走的路,似乎特别长、特别辛苦、也特别累。不过这一切好象是为了给我日后成长奠定重要的经常。 目的地选择,当然系于我们到达后要干什么,没有人可以帮我决定目的地,因为船是我的,船长是我,我要航行的不是别人的航道,别人的意见可供参考,而且愈多愈好,但目标,只有自已才能决定。 当你决定目的地在那里时,最需要的决不是沉醉迷恋于到彼岸后的种种,而是如何启程,锁定航道,面对旅程上的逆风逆浪,对抗风险,全速前进。 导航的艺术,在于修正、前进、再修正,广告如是,人生亦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