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领域的政务工作要公开,如何增强政务公开实效?昨天,记者从政府部门获悉,我省《2017年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安排》已经出台,今年我省以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务公开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多领域。 稳增长: 按季公开全省财政收支 我省提出,以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按季公开全省财政收支情况,解读财政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预判财政收入走势。组织召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解读社会关注的重要指标数据。 及时公开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和降低企业用电、用地、用矿等要素成本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及执行落实情况。适时公布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定期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促改革: 推进“减证便民”信息公开 以政务公开助力促改革。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发布权责事项取消、下放、承接情况,以及投资核准事项清单、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企业设立后的经营许可清单等。推进“减证便民”专项行动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的修改、废止、失效情况。 调结构: 发布消费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我省提出,以政务公开助力调结构。围绕推进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制造经济,现代物流、全域旅游等新服务经济,智慧农业、节能环保等绿色经济,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智慧经济,以及生产能力分享、生活服务分享等分享经济,及时发布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每季度发布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推进产品质量监管政策法规、内容、标准、程序和结果公开。做好质量违法行为记录、缺陷产品名单及后续处理情况公开。及时公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结果。 惠民生: 公开义务教育招生范围、结果 以政务公开助力惠民生。推进扶贫脱贫和社会救助信息公开,贫困县要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乡镇政府和行政村要公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脱贫人口名单、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公开工作。 开展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按月公布各设区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 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县级政府要公开义务教育招生范围、招生条件、学校情况、招生结果等信息。 强化食品安全每周抽检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公布全省食品抽检信息总体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核查处置情况。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决策的事项,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并推行民意调查制度。 防风险: 房地产市场信息定期发布 以政务公开助力防风险。及时发布金融行业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和稽查执法工作动态,及时公开行政处罚决定、市场禁入决定和行政许可决定,并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准确及时的房地产市场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信息公开。及时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垦危房改造情况。按季度公布房地产用地供应数据、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等。加快建成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统一发布征地信息。 举措: 探索设立政务公开公职律师 如何拓宽政务公开平台,增强政务公开的实效?我省提出,健全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省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原则上每年应出席1次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或相关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出席1次;本部门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新闻发布会。 探索设立政务公开公职律师。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将符合公职律师条件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工作人员纳入本单位公职律师申报范围,主要负责为本级政府或部门政务公开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和法律建议;参与本级政府或部门政务公开方面文件的起草、审议和修改工作;受本级政府或部门委托,调查和处理政务公开具体的法律事务。(南昌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