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有没有?不好说!中国智慧有没有?很好说!大道至简至易,中国智慧的结晶不在别处,全在“太极图”里!著名朦胧派诗人顾城有一首只有两句的名诗,叫《一代人》,诗中吟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透过“太极眼”,我们清晰地看到:真理与谬误,正与邪只有一墙之隔、一步之遥。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打个颠倒!如此说来,想走正道,只需要把骗局正过来!骗局的成功来自对 “恐惧、贪婪、爱、正义”等人性的深度洞察和运用,从营销到赢销的突破关键,同样源自于“人性”!我们也常见很多营销著作都会拿一些反面教材来启发赢销之道。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90岁华诞之际,我谨以此文献给我们伟大的党,让我们看透骗局,永远跟党走! 现在国内的咨询策划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同样,国内寻求咨询策划服务的企业,大多也处于盲目无主的状态,最令人担忧的地方,是很多企业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就难免找错庙、拜错佛了,这个在所难免,唐僧还误入雷音寺呢!可是,唐僧并没有因为遭遇了八十一难,心里就没有佛了。而很多企业碰过一次壁之后,就一致认定咨询策划就是骗人的把戏了,就认定天下乌鸦一般黑了。于是乎,很多企业都学聪明了,每每与咨询策划机构谈合作的时候,都要求与咨询策划机构利益捆绑,按销量或者利润完成情况来分成,甚至,很多企业提出了把某些项目全权托管给咨询策划机构的要求,当然,前提是风险共担,好像真的很公平!这类客户,我接触了很多,每当他们提起这些要求和想法的时候,我都会同他们一起分享一下“A加B”和“A乘B”理论。 如果企业客户方是A的话,咨询策划方就是B了,俗话说,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如果只有A,这个A可能要走很多弯路,花很多冤枉钱,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增加;如果只有B,B根本就无法生存,毕竟B不是A,却要B去做需要A才能完成的事情,B肯定做不到,如果B承诺可以做,那就是自欺欺人,就真的成了骗局,而不是合作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A加B”永远大于“A”,也永远大于“B”,这两个不等式,只说明了一个问题,有了B的催化,可以让A快速长大,B只是“催化剂”。如果A把B看成有奇效的催化剂,“A加B”就可能跃变成“A乘B”。接下来,很多企业都动心了,因为他们内心最渴望的还是“A乘B”。事实也反复证明,“A加B”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对A的破坏性也更大,“A乘B”却可能帮助A飞速发展。 XX功的“骗局” 历数世界上有史以来的最大骗局,李XX导演的XX功当属首位,其欺骗的信众多达亿人,直到国家坚决将其定性为邪教,并强力剿灭,才令沉迷骗局中的人们猛然惊醒。虽然这已经成为过去时,但这个案例在营销学上仍然有众多的借鉴意义。 XX大法教义的核心就是“真、善、忍”了,特别强调“忍”,可是,当李XX发动那些梦想立刻升达XX世界的人,去冲击政府机关的时候,他自己忍了吗?如果把忍都给丢了,那么,“真、善、忍”还存在吗?XX大法还有立足点吗?我想,现在真相已经大白于天下,狼子野心已经路人皆知了,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为何XX功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发展到上亿信徒呢?他设计的骗局有何秘密呢?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XX功的飞速成长时期,正是众多常规功法因为露出马脚,大批没落之际,XX功对以前的功法进行了彻底改进,把神乎其神、虚无缥缈的东西放到了科学的大框架里来,同时整合利用了佛教、道教等教义中的精华,这样就把一大批大学生、甚至大学老师和教授等圈了进来,因为他们觉得XX功的教义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最关键的一点是其将功法进行了彻底的简化,做到只要是人,无论是傻瓜还是弱智,都能在一分钟内学会,这样,他就将功法从金字塔顶端一下子普及到了广众中来了。 XX功欺骗一亿中国人的关键就是利用《XX轮》这本拼凑的所谓大法教义来洗脑,这本书的很多科学案例我都知道,甚至知道其出处,这本书其实只有一句话在起作用,就是“这是我给世人留下的最后一架上天的梯子” ,去哪里?当然是黄金铺地的XX世界了,想想看,如果真有这样的理想世界,谁不愿意去呢?但是,很多人都被蒙骗了,如果按照李XX宣扬的从不在人间显现其所谓的大能的言论,这句话就是泄露天机,简单推理一下,前后自相矛盾,等于是自己打了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 XX功的崛起与其层级分明的组织方式也有很大关系,李XX吸取了传销和保险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利用当时的很多闲着无事、壮志未酬的退休、内退和失业大军这些弱势群体的力量,并通过这些人在企业内部的人脉关系,免费使用企业内部的复印机等设备,印制宣传单页,免费借用企业内部的活动中心等场所,为信众免费提供练功场所。为何这些人会如此卖力为别人服务呢?因为教义中明示,只有多多为信众着想,尽力为信众服务,才能更快地长功,得到更高的果位。 除了几本有关XX大法的教材外,信众在练功期间,李XX还会针对信众的一些问题及时提供指导,指导方式就是采取印刷宣传单页的方式,实际上李XX的目的是通过这种不断的跟踪辅导方式,来解除信众心中潜存的很多对XX功的质疑,从而达到稳定军心、锁定信众的目的。譬如当信众在练站桩功的时候,一般一个动作需要坚持几十分钟的时间,很类似军训练习分解动作的魔鬼训练,很多人在痛苦地坚持练功的时候,心里肯定对设计这种让人活受罪的功法的人是相当痛恨的,嘴上不说,心里实际上在暗地里骂李XX。于是,李XX就出了一个小单页来对此进行辅导,也可说是答疑,他是这样来诠释的,说练习这种功法的时候,你们心里肯定会泛起骂师傅的念头,这个很正常,因为这是我早就设定好的,是为了来考验你们的心性的,言外之意,以后练功的时候,心里就不要骂他了,指导信众是假,让自己少挨些骂是真。也正是从这一点上,我才真的看清李XX运筹的这个心理陷阱,因为按照他的教义,无论你对XX功有任何质疑,都能从教义中找到说服自己的答案。 我想XX功的盈利模式大家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先免费教授功法,圈住这些信众,给他们洗脑后,紧接着就把教材和各种衍生的练功物品卖给他们来获利。 麦道夫的“骗局”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天下的很多乌鸦都现了原型,无疑,最黑的那只乌鸦就是曾经声誉卓著、如今已经臭名昭著的麦道夫了,大多数人都将麦道夫骗局,简单归类为同样遗臭万年的庞氏骗局,但是,认真分析后,就会发觉麦道夫骗局与庞氏骗局有着天壤之别:一是,陷入庞氏骗局中的人,大多是市井小民,而深陷麦道夫骗局中的人,则大多是金融投资界的精英和见多识广的名人、巨富,更具欺骗性;二是,庞氏骗局仅仅玩了一年,就被连根拔起,而麦道夫骗局却足足玩了17年,才被迫中止,更具隐蔽性;三是,庞氏骗局赖以成功的武器是人性的贪婪,滚动发展的策略很单一,麦道夫籍以大红大紫的法宝,却不仅仅是人性的贪婪,其快速扩张的手段多元并举,更具迷惑性。既然把麦道夫骗局归类到庞氏骗局有些牵强附会,那么,麦道夫的“骗局”诈骗500亿元巨款的魔方到底是什么?精妙的结构化设计!何以见得? 要彻底理清麦道夫“骗局”的成功根源,就需要先看看麦道夫公司过去塑造成功传奇的源头在哪里?有一点很清楚,麦道夫初期并不是像庞氏一样,完全是靠骗局成功的,在麦道夫开始行骗以前,他已经大富大贵了。早在1960年,他就已经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了,为何?因为,当他以5000美元注册成立伯纳德麦道夫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的时候,就看到了电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重大应用价值,并率先启用了电子股票交易系统;当其他证券公司大多还在通过电话进行证券交易的时候,麦道夫公司就已经实现了全电脑自动化操作了,交易时间大大少于其他证券公司。在时间就是白金的证券交易行业,跑在时间前面,就等于抓住了别人不可企及的利润,这无疑是一个绝妙的结构化竟胜创举。也正因此,他一举成了全美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的五大缔造者之一,也因此举,在1991年,把他推上了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的宝座。 大家都知道,被麦道夫骗局深套的大多是名人、巨富,其中有大名鼎鼎的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有名列《福布斯》富豪榜188位的祖克尔曼,他们为何这么容易就被麦道夫套住了呢?因为麦道夫发现了这些名人和巨富的悲惨世界,他们手里都有大量的富裕资金需要打理,而期货、股票和基金市场的波动都很剧烈,潜在的风险很大,总是让他们感觉很不安全。那么,这些名人和巨富想要的理想世界是什么呢?麦道夫与这些人打过多年交道,很了解他们的理财心理,知道他们不缺钱,短期内的巨额回报和快速致富的诱惑对这群人没有吸引力,但是麦道夫知道他们最想要的是稳健、安全、缓慢增长的保值增值工具。为此,麦道夫的基金公司给了他们这个想要的安乐窝,把投资麦道夫基金的风险降到了零,给这些投资者提供了每月1%到2%、每年10%到20%的稳定投资回报;为了让这群客户真正安全到家,麦道夫还向他们承诺,他的基金公司不收取任何管理费,只是从投资收益中提取一部分利润作为回报。虽然至今还没有哪一位神仙能够真正战胜市场波动和风险,能够提供稳赚不赔的投资回报,但是,麦道夫的骗局把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麦道夫的基金公司并不像基金公司,倒是更像定期存款银行。曾经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以投资工具来比喻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他被视为美国最安全的国库券,也就是说其同美国财政部发行的短期国债一样,安全、可靠。那么,麦道夫是如何像银行一样运作的呢?它的稳定回报来自何处呢?这就是经典的庞氏骗局中的游戏规则了,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本金补利息”、“后金养前金”了,就是用后面新加入的投资者的钱,来给前期先加入的投资者发红利,一旦后续进来的新投资,不足以支付前期投资者的红利,或者,前期有大量投资要撤走,就可能出现资金链瞬间断裂的风险,麦道夫基金就是因为后一种情况而崩盘的。 那么,是什么让那些名人和巨富们如此信任麦道夫,让他们把自己养老的活命钱都安心送给他玩了呢?这就是麦道夫必胜骗局的一大绝妙之处了,因为他与这群人玩了一场“背景转换”的游戏。如果说庞氏骗局吸引那些市井小民靠的是短期内的巨额回报,那么,麦道夫用来迷住那群社会精英人士的障眼法,就是利用了他昔日叱咤纳斯达克的权威形象和四处散财的慈善面孔。首先,麦道夫曾经在股票交易上创造过传奇,还曾经是纳斯达克的董事会主席,这些辉煌经历和职位的光环,把麦道夫塑造成了声名显赫的理财权威和专家,有这样的背景做支撑,那群名人和巨富们,才轻信了那个稳赚不赔的神话;再者,麦道夫还是美国有名的大慈善家,他和妻子一起设立的麦道夫家庭基金,经常慷慨地捐助那些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在众人的眼里,一个乐善好施的大慈善家,自然是一个有大德的人,肯定是值得信任的了。这也难怪被骗公司和机构名单上,还有一长串慈善机构和慈善界名人的名单。恰如圣迭戈欺诈调查公司的明科所言:“一旦你获得了良好的信誉,人们就会用一套主观标准来看你,而不是做生意应有的客观标准。” 除了信任这把最有效的攻心利刃,麦道夫驰骋骗场的另一核武器就是令人倍感神秘莫测的“势能转换”游戏了。《洛杉矶时报》称麦道夫骗局玩的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的游戏,在一屋子的聪明人中,麦道夫是最神秘的那个。麦道夫卖基金的策略是,从不自卖自夸,也从不主动推销,而且,不仅仅是不推销,还使劲往外推,有很多次,他主动拒绝了很多人的主动投资要求。为此,他还专门设定了一个“非请莫入”的游戏规则,要想成功进入麦道夫的“投资圈”,都需要得到“说得上话”的朋友引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麦道夫的投资基金更像是一个顶级创富俱乐部,要想成为这个俱乐部的会员,必须非常有钱,投资底限至少100万美元,但仅仅有钱还不行,还需有其他会员的引荐才行。很多人都把能够被选种进入麦道夫的“投资圈”为荣,甚至成了一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正如国际法律公司的房地产业务主管伊万荷伊所言:“他一直在拒绝别人的投资请求,越是这样,大家就越追着把钱投给他。” 这验证了一条真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同时,麦道夫还设计了另一个游戏规则,如果谁胆敢对他稳赚不赔的投资魔法提出质疑、或者打听内幕消息,立刻会被他毫不留情地清除出局,这验证了另一条真理:“防御就是最好的进攻”。 那么,麦道夫的“投资圈”是如何转动起来的呢?为此,他精心谋划、并设计了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新投资者招募方法,这个金字塔的顶端是一群由名人和巨富组成的顶级投资者,这些令众人仰慕的社会精英,不仅对其他投资者具有极大的拉动力,而且他们之间的口耳相传,更是把麦道夫这块稳赚不赔的金字招牌,打磨得光鲜招人,从而吸引来了更多的名人和富豪的加入。这个金字塔的中部,则来自那些社会精英经常出没的高尔夫球会所、鸡尾酒会等富豪俱乐部,因为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和良好口碑,很多人也品尝到了麦道夫制造的佳酿,有人甚至把自己的养老金也投了进来,这个雪球开始越滚越大。金字塔的底端投资者,多是被位于金字塔中部的人拉来的,因为这些人自己尝过甜头后,很多人就自愿充当了麦道夫的非正式代理人,如果引资成功,还可以从麦道夫那里意外获取一笔不菲的佣金回报。譬如,证券分析师斯普林向麦道夫基金投资了1100万美元,占其个人净资产的95%,他还帮助麦道夫吸引了数十位“下线”。斯普林曾自豪地说:“麦道夫告诉我,起先让他们少投一些,如果他们头一两年赚高兴了,就会投更多。”有人曾经开玩笑说,如果麦道夫是骗子,他将把全世界一半的人拖下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一玩笑话竟然变成了现实。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兵不厌“诈”!崔涛不是教你“诈”,而是提醒你避免被“诈”!崔涛更不是因为特别聪明才懂了“诈”,而是被“诈”过无数次后,才变得清醒了一点而已,希望下一次被“诈”的不是你!其实,即使下一次依然被“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关键是被“诈”过之后,依然要走“正”道,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上下五千年,只见大欺欺天下的“某某皇某某帝”,却不见一个“骗子”最终成神、成圣的!“骗子”干得最漂亮的活,就是让自己无地自容、功败垂成,“人性”使然,因为“骗子”也是“人”!让我们原谅曾经“诈”过我们的所有“骗子”吧,无论是大的、小的,还是微若尘埃的,它们不值得我们劳神去“恨”!因为世界上有太多的好人、贵人和恩人,正等着我们全心去“爱”!一切都是为了“爱”!因为一切都将消逝,唯有“爱”永留心中!不朽的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