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船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树明 赵树明在业内积极倡导“做有销售力的广告”,以推动客户业绩增长为己任,曾多次受邀参加中山大学EMBA、江西师大、江西财大、“美在花城”活动等专题演讲,致力于将广告兵法与实战相结合,促进广告交流。 赵树明,东方船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导演。 人称“大胡子船长”。 毕业于武汉大学。 曾为自由画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现为中国知名广告导演,拍片300余条,获奖若干。曾执导神舟电脑系列、海王系列、椰树椰汁系列、小霸王电子、《销售与市场》、深圳城市形象片等。 1992年创立江西东方船广告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导演。2000年注册成立广州东方船广告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导演。2004年注册成立东方船品牌咨询机构,出任董事长。 选择从业广告,就是因为热爱 Cnad:您从武汉大学毕业以后,从事美术行业长达10年以上,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并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讲,这算很不错的成就了。1992年,您创办了东方船,当初是出于一个怎样的目的创办了东方船呢? 赵树明:不久前,我在中山大学MBA学生论坛中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暂时放弃美术是因为这个行业已经难以创造新的成绩了。我从事油画创作,虽然有了些成绩,但这个门类属于西洋艺术,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创作就进入了顶峰期,大师们的作品让我们无法超越。我有幸看到过一些西洋艺术大师的原作,发现我们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加上当时中国广告市场才刚起步,有很多机会。所以,我就选择了从事广告这个行业,创办了东方船。 选择从业广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热爱。我非常热爱广告,这个行业需要不间断的加班、出差,而我在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后还能精力充沛,这个劲头正是源于热爱。同时,美术事业我不会放弃。我有一个打算,就是在“退休”以后,开一家自己的画室,重新画油画,那个时候,画画已经成为一种休闲了。 我们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部 Cnad:东方船从创办到现在,在一些大型比赛中获得不俗的成绩,你觉得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 赵树明: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几乎都是完美主义者,所以,我们通常会说,我们最满意的作品是下一部。对已有成绩的否定,从创意的角度来说,可以鼓励我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广告只获奖却不卖货”这个现象属于历史 Cnad:广告界有一个怪圈:获奖的作品不卖产品,也就是创意和销售之间存在着矛盾,请问东方船是怎样去做有销售力的广告,而且还获奖? 赵树明:“广告只获奖却不卖货”这个现象属于历史。现在,更多的广告是既叫好又叫座。创意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怎么去调和,取决于广告人是否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创意。我们创意的《江南都市报》系列广告在获奖的同时,推动产品知名度的上升,并将报纸打造成区域市场的第一品牌。这是因为创意前期我们做了精准的策略,包括人群定位、情景设定和创意的构思。 近年来,在创意中体现销售力已经成了一种趋势,艾菲奖就专门颁发给那些实效性很强的广告。在广告的销售力方面,东方船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神舟电脑通过广告运动,产品销售创造了很多奇迹。现在,神舟电脑台式机稳居行业第三名,笔记本电脑销量位列本土品牌第二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只用了2-3年,神舟电脑的销售奇迹没有有效的广告支持是难以实现的。 大海航行靠水手 Cnad:市场是海,广告是个江湖。东方船将自己比喻成为一支四处征战的“海盗船”,作为这艘船的掌舵人,您是如何在茫茫大海里领航的? 赵树明:作为公司老总,我必须站在更高的位置,从宏观上把握方向,保证东方船的健康航行。在品牌时代,我们提出“全球化思考,本土化战略”,这首先是对我个人的挑战,然后是对全体船员的挑战。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品牌服务,要求我们多想、多做,多沟通,多学习。以前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同时,我想强调“大海航行靠水手”!我们非常重视团队的力量!我们倡导的“海盗”精神,里面很大的一个成分就是相信团队的力量!海盗一不怕苦、二不怕累,这些精神对于今天的广告人来说非常需要!同时,作为掌舵人,我要让大家知道,东方船是大家的船,所以,我不能一意孤行,我经常会听取同事们的意见,随时调整方向,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这样,可以让我们做得更好! cnad:面对江湖的激烈竞争,有没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作为一个领头人,怎么去缓解这种压力? 赵树明:近年来,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广州的广告市场受到了一些冲击,因为东方船很早就开始定位为全国性广告公司,所以业务上影响较小。我们将东方船塑造为一支快速作战、高效作战、随机应变的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跨越空间的限制,为各地的客户服务。最忙的一个月,我有10多天花费在来往机场的路上。这样频繁地出击,能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加强了东方船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在文化上的同化很重要 cnad:东方船是一个注重公司文化的广告公司,可以谈谈文化建设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吗? 赵树明:广告行业是一个高智商的行业,广告人都有聪明绝顶的头脑,不然早就被淘汰了!对这群思维活跃的同事,我觉得在文化上的同化很重要。所以,13年来,我们形成了东方船特有的“船文化”,将大家团结在一起。 我们坚信,东方船能在业界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小有名气,与日益雄厚的企业文化的支持不无关系。所有和东方船深交的人们,包括可敬的客户与可爱的同道,都知道我们的“船文化”。随着文化的外现,在东方船内部,从早上的晨会开始,同事们已经被船文化浸染。晨会是一天工作的开始,每天轮流由一名同事主持,可以高谈阔论,可以细心求证,也可以就工作展开总结和展望。在广告人的时间越来越宝贵的今天,晨会以时间的代价换来了员工思维的无缝链接。这样的企业文化虽昂贵,但利于企业和员工的长远发展。因为广告界属于典型的三高行业(高学历、高压力、高收入),广告公司如果不能为广告人搭建文化的平台,将导致我们的员工在沟通上存在障碍。 预留最大的成长空间给所有员工 Cnad:与公司息息相关的是人才,广告公司最关键的是人才,东方船的人才培训有哪些独到之处?如何将特色的船文化融合进去呢? 赵树明:在言传身教方面,王郁斌总经理就曾经对所有员工说过:“大家要趁着老赵、老王还活着的时候,想尽办法把这两个人的知识榨干”!这样的用心是非常可贵的,老板做到向下属毫无保留,就是预留了最大的成长空间给所有员工! 我们非常关注人才的成长,现在我们已经形成“晨会互相激励、总监言传身教、资深广告人智慧点拨”的人才成长之路。晨会刚才已经提及,在资深广告人的点拨方面,我们也是紧抓每个机会,让过往的广告高手给我们表现智力提升的机会。东方船近年来积累了一些声誉,有很多资深广告人来广州时都会想到到东方船来坐坐,这让我们非常感动。《销售与市场》杂志总编李颖生、《广告导报》社长凌平等巨头的到来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想法;同时,广告界的同行,如福建蓝道、上海元太、北京中视金桥都曾在公司座谈、每一次智慧的碰撞,都让我们获益良多。 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关系就像婚姻 cnad:如何形容广告公司和广告主之间的微妙关系? 赵树明: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关系就像婚姻,双方必须相互了解、信任,彼此承担相应的责任。“百年修得同船渡”,确实是这样。全国而言,8万家广告公司,广州而言,也有几千家,为什么那么多的客户选择了东方船?而且像神舟电脑、椰树集团这样的大集团一合作就是3年、4年?我相信,客户首先是认同东方船“做有销售力的广告”的服务宗旨,并认同东方船“专业、敬业、服务、沟通”的客户服务理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客户对东方船的信任。 Cnad:面对国际4A的入侵,东方船准备如何应对? 赵树明:大家是竞争中的合作关系,我们首先是期待着中国广告市场更规范、更科学,这些方面,4A做的比我们好,值得我们学习。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展开竞争,我相信,以本土广告公司灵活的服务态度、快捷的服务速度、高效的服务质量,我们还是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我希望东方船能把这种优势保持的更好! Cnad:东方船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船,在未来将驶向何方? 赵树明:我们希望5年后,东方船能在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都有分公司,在最重要的媒体上都能看到我们的作品,每座城市都有我们服务的客户。当然,我们还有一个远期的计划,就是将东方船停留在纽约港,让我们的业务遍布世界,每个地方都能看到东方船的员工辛勤工作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