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即将于9月15日再次在杭州拉开帷幕,记者从大会组委会获悉,今年的网商大会将引来各路风险投资人的参与,其中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炎、美国IDG集团亚洲区总裁熊哓鸽和赛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出席论坛,并将与众多网商对话寻找投资项目。这意味着,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就连在阿里巴巴上做生意的中小企业也已开始受到全球资本的关注。
网商受风投关注 据主办方阿里巴巴介绍,此次出席网商大会的风投大佬包话: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炎、美国IDG集团亚洲区总裁熊哓鸽和赛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这些风投的背后是盛大、橡果、搜狐、当当、腾讯这些经典的“麻雀变凤凰”的投资项目。与这些网络精英企业相比,阿里巴巴的网商更倾向于传统制造和贸易,这正是风险投资近年来投资转变的方向。 来自网商大会组委会的消息证实,包括美国光速创投、日本SBI、英特尔投资、IDGVC、今日资本、德同中国、智基创投、优盛投资、施耐德投资、爱尔兰投资等等也已经明确表示要参会,保守估计他们手中掌控的资金有几十亿美元。 据阿里巴巴方面透露,历届网商大会评选的十大网商因具有高速成长特性,早已被风投关注。今年甚至在网商海选阶段,一些知名风投就已着手联系“下注网商”,希望发掘到一些传统行业里有创新性的项目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否有实质性的投资发生,此次网商大会将第一次把个体规模如此之小、而群体规模又如此之大的中小企业摆在风投的面前,这对双方来说这都是难得的机会。 据透露,阿里巴巴将视这次“亲密接触”的结果来实施下一步的计划,很有可能在平台上的寻求风投与中小企业直接对接以及更具体的操作细则。
全面开启融资大门 事实上,在此次试水风险投资之前,阿里巴巴就已经为中小企业融资做了大量准备。以6月9日联手建设银行给四家网商贷款120万元为标志,阿里巴巴正式开启了多条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其基础正是阿里巴巴8年来所积累几十万“诚信通”和“中国供应商”会员的诚信体系。 阿里巴巴所推出的“诚信通”和“中国供应商”已经有6年时间,一大批被称之为“四年陈”、“五年陈”的商家拥有长达4年以上的详细交易诚信记录。阿里巴巴对这些记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了解,发现存在大比例的信用良好、业绩成长快速的企业。而多年跟银行在支付宝方面的合作经验告诉他们,这些其实是银行一直希望拥有但开发成本极高的优质信贷客户。 从2007年开始,阿里巴巴对这一宝藏进行深入挖掘。建设银行专门在阿里巴巴总部派驻一个部门,与阿里巴巴的一个专门小组就首次贷款进行长达半年的准备。二者将阿里巴巴的诚信数据标准化,使之能被银行评级系统采纳,同时搭建了阿里巴巴和银行共同参与的贷前、贷中、贷后的封闭运行平台。 阿里巴巴发起的首次融资有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阿里巴巴和建设银行利用电子商务世界里自然形成的稳定供应链条,把一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打包,企业之间互相担保,进行批量贷款。此举将极大地扩大贷款覆盖面,一些微型企业因为有供应链企业的担保,而被纳入到融资体系中来。 这样一来,不但缩小银行或风投的投资信息成本,而且使批量贷款或者投资对多方成为可能。目前,阿里巴巴这一融资平台已获得包括花旗和渣打这些刚刚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老牌国际银行关注。于是,一些市场感觉敏锐的银行与风投也枕戈待旦,随时迎接这场投资盛宴的到来。
打造蓝色生态链 大开融资之门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对自身资源重新认识与整合的大背景。在经过了长达8年在业务增量上的深耕细作之后,阿里巴巴突然发现其本身已经具有了现有传统商务秩序的能量,融资仅仅是其重多尝试之一。 阿里巴巴B2B总裁卫哲指出,从今年开始是阿里巴巴从meet at alibaba到work at alibaba转变的战略起点,其实质上希望能够形成一个中小企业共荣共生的生态链,而且这个共生的生态圈是阿里巴巴与其会员企业一同形成的。 在短短数年时间里,网商已由一个概念变为生动鲜活的商业现实,中国的网商规模正在爆发式增长,同时,网商群体正在走向主流化,对中国电子商务、中国互联网乃至中国宏观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甚至成为了一种经济现象。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梁春晓认为,“网商崛起”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表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主流化的进程,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所有人都在谈寻找无竞争的蓝海领域时,阿里巴巴找到了一片自己的蓝海,只不过这不仅是阿里巴巴的蓝海,也是众多中小企业的蓝海。或者说,是阿里巴巴的平台和平台之上的中小企业集群共同组成了一个蓝色的生态链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