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年初分众传媒收购聚众,让液晶电视广告大行其道,不过就是论事我看这种传播形式目前在校园还不可取,原因有二:一是校园最具人气且可播放广告的地方也就是食堂了,但接触目标受众的时间有限,也就是三餐时间;二是开饭那会儿又乱又吵,学生不是埋头吃饭就是聊天,那有看这个的氛围和心思。总之液晶电视广告效果不佳。那么能不能对平面媒体进行改造,以互动、参与、整合、公益为方面实现突破呢? 一 、导刊简介 导刊定位为中国第一份平面互动广告媒体和四川第一份寝室生活刊物(以寝室为单位投放),是WEB2.0D 媒体互动、参与应用到媒体上,同时还树立了爱心责任的品牌形象,打造了与大学生良性沟通的一种互动平台。 导刊的核心 竞争力:垄断的渠道,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每期一次的核心活动策划、有消费需要的广告,互动参与的成就感,经济利益的诱导,免费的发放。 二、市场分析 (一)得校园者得天下 在中国,广义的大学生有将近2000万,这个市场相当与四分之一个德国,三分之一个英国。除去学杂费,大学生一年的开销包括教育费娱乐、休闲、交友的消费费用。平均每人每年4000元,这就意味着有八百亿的市场。 根据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针对大学生市场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实力阶层,因为根据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在中国七年的调查发现,中国目前最富有的阶层是更多有着高学历,高文化特征的人群。大学生群体无疑就是未来的新富阶层。 (二)成都大学市场分析 以成都大学校园市场为例略 三、运营模式 导刊由广告公司和四川大学生消费者协会主办,最好由四川消费者协会主管。刊物分三个部分:四川省级版、市级版、各大学成版。前两版的广告收入直接归公司,而大学成版的收入分为两部:一部分用于设立基金,剩下的归各分社。 省版、市版的广告由公司编辑,而其他的信息、资料等由各大学城的分社完成,每所大学的 版面自己编辑,完成后由公司统一组版。 四、导刊内容 (一)广告要求 1、广告内容:省市版的广告必须是关系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消费品如:手机、数码产品、服饰、日用品等;校版的广告来自身边的网吧、饰品店、旅馆、超市、美发屋等。 2、广告要求:广告必须具有针对性,利益性,制作要有审美性,趣味性,拒绝枯燥,乏味的广告 。因此广告部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制作广告。 (二)栏目内容(举例) 1、体育看台:针对每半月的体育活动策划一个特别专栏。 2、英语沙龙:奉上一些英语笑话、故事、小小说等。 3、国际政治:每期一个特别策划。 4、社会焦点:都采用特别策划,聚焦性地呈现出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资料及各方评论等。5、其他:还有娱乐新闻,就业,创业等专栏。当然,这些内容作为传播广告的载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学版 交友及祝愿等信息地发布,每期博客———正反两大评论(在每期出版前,就将要评论的话题公布,然后收集来评,将精彩的评论上载) (四)策划 每期都得有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策划活动,例如与商家合作针对学生市场搞各种校园推广,赞助,发布或购狂欢节等活动。 五、组织结构 (一)校园分社 1、 组织机构: (1)部门组成:编辑部,广告部,策划部,财务部,摘要部(文章,网摘),发行部 (2)人员组成:校园分社由学生会,团委,社团的精英组成。 (3)人员需求:分社设分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学生会干部担任);编辑部:主编一名,编辑两名,文摘员(网摘员)若干;财务:主管一名,出纳一人,会计一人;发行部:多个部门组成。 2、职责(部分) 分社长: ①向学生会或(社团)负责。 ②直接统筹全面工作,每期都要向公司做一份计划报告。 ③定期完成校园版的编辑工作。 分副社长: ①一人管内——编辑部、摘要部。 ②一人管外——策划部、广告部、发行部,财务部由上级监管。 策划部:每期预选出好的策划方案。 要求:①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且有广泛的影响力。 ②符合《刊》的品牌形象。 摘要部:与策划部协调,摘录当前在学生中有广泛影响的事件、人物等信息,编辑根据策划部的要求选择性地编发在校版上;文摘员还要按照栏目编辑部(大学城分社编辑部)的要求搜集相关的资料。 3、财务分配 校版面的收入拿出4~5成用来设立“爱我校园——绿色校园基金”、“文明寝室基金”或“特困生生活补助基金”等(具体由各分社设立),剩下的作为分社职员的工资。 (二)大学城分社 1、划分方法:大学城按人数为3~5万人或按校园数为3~5所,同时兼顾地理区域。 2、部门设置:编辑部、统筹部、策划部、摘要部。 3、人员组成:分社的相关人员由各校园分社按一定比例组成。 4、主要职责:协调大学城内各学校之间的版面情况,避免发生冲突。 5、编辑要务:分社省、市版的“体育看台”、“英语沙龙”、“国际政坛”、“社会焦点”等栏目是由各大学城的分社编辑部统一完成的。如“英语沙龙”是由专业的外语类院校的分社编辑部完成。 六、导刊发行 (一)免费发放 《刊》采用免费发行,其原因如下: ①主要以广告为主体。 ②学生在杂志方面的购买力较低,主要原因是学校有阅览室和图书馆,想看的东西里面应有尽有,同时在网上也能查到不少相关的东西,而且方便,信息还多。 (二)发行办法 1、校内设点,定时领取:由发行部在校内设点,学生自己以宿舍为单位领取。每领一份需在所在宿舍一栏打钩,禁止重复领取。若未在规定的时间内领取则直接到宿舍投递。 2、管理员代发:发行部可直接与宿舍管理员联系,由他们代发。在规定时间内未领取的由发行部的人专门投递。 3、以班为单位发行:由班长在发行期内到发行点按班里的宿舍数领取相应份数。 (三)宿舍发行 以宿舍为单位发行的原因: 1、因为《刊》为非卖品,因此要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既要减少发行数,又要百分百的覆盖,因此需要找一个平衡点,而宿舍正是这个点。 2、以人为单位的话浪费太大;以班为单位又没有百分之百的覆盖率。 七、导刊赢利 (一)广告收入 广告客户为:手机卖场,电脑等数码卖场,大型百货商场,服饰等 (二)增刊收入 1、在暑假开学和国庆,五一时发行商家专刊,内容涉及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2、商家开业,庆典等需要发行专刊的。 (三)策划活动 1、在学生消费旺季时联合商家进行针对性的专向消费活动。 如主办“新世纪电脑城高校行活动”、“国美大学生购物狂欢节”及走进各大学城的“数码文化节”,商家所支费用为活动的主要收入。(活动分为:①校园内②校园外) 2、整合商家资源 利用某一事件(如超女),整合成都服饰业和美容业,进行“超级服饰(美容)”的促销活动,每个参赛商家都要交纳参赛费用和活动费用;世界杯期间,联合体育用品商家共同主打XX世界杯的促销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事件要能在学生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共鸣。 3、大型校园活动 (1)与大学生联合会及各大学的学生会(或者相应社团)共同打造有影响力的各种活动。力争将其打造成品牌,来激发广告商的兴趣。举例: 活动内容:校园动漫节,文化节,体育比赛等 活动要求: ①有创意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②学生要能广泛的关注及参与 ③能激发商家的广告投放或赞助的兴趣 (2)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性的如:一公斤运动 (四)服务收益 环高校的各类培训、兼职、招聘等所获收入(收入与相关专业机构或公司分享)。 (五)假期收益 每年在暑假及黄金周举行的各种活动,如:1、如“风之恋”“情侣游”“哥们敢死队”等专题性活动(收入与旅行社分享,因为是共同主办的)。 2、各种生存体验挑战赛,获得商家赞助。 3、其他获得媒体的关注,商家赞助的活动。 (六)校园推广 一些公司如:李宁、百事可乐、麦当劳、宝洁等非常重视校园资源,许多企业也认识到了校园市场的营销价值,并且展开了对校园的激烈争夺,去年比较大的活动有“动感地带”的街舞大赛和百事可乐的百事新星大赛,今年百事委托北京太阳帆文化传播公司全面代理赛事推广———百事全球争霸赛(五人制足球赛)。 因此导刊的业务还应包括为企业做校园营销策划和执行,这才符合“校园资源整合行销专家”的定位。 八 导刊发展 (一)业务发展 从一种广告媒体的初步发展到形成一种竞争力:高校的影响力,渠道的垄断性,校园的掌控性,既而可向上整合商家资源,向下整合校园资源,发展为从事校园营销策划和执行的专业公司。 (二)规模发展 在做四川市场一年后,可通过连锁形式,做全国性的校园广告媒体,省级的加盟广告公司做省市版,其他内容一样。 全国版的收入归总公司(或拿出一些给加盟公司),而省市版的收入则归加盟广告公司,校园版的广告由校级分社分享, 各种运营费用由加盟公司承担。 九、主要问题 1 四川校园广告市场的份额有多大? 份额若不足以支付成本就没有发展基础了。 2 校园市场怎么进入 (1)通过教育厅相关部门支持 (2)消协的支持 3 找哪家愿做校园市场的广告公司? 最好由广告公司和投资商共同成立该公司。 4 WEB2.0 的应用还不够彻底 虽然《刊》由目标受众编辑,但与全校学生的互动毕竟有限,因此就只能通过各类活动互动了。 互动举例:平面博客,各种发言,信息刊载等。 5 内容定位不专一 各种栏目比较复杂,象一个万化筒,但是高校的学生喜爱差异大,要把每个人的口味考虑到,就得设置相应的栏目。 可以说,中国还没有哪一家媒体的覆盖率可以百分之百,而且让目标受众都能看完,接受里面的广告。 6《刊》的名称需要更改,不能为以后的发展留下瓶颈。 同时在半年后,将由半月一期,提升为每周一期。这样的话,各社编辑部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会影响质量。那样的话,能否在每个校园设两个编辑部,轮流编辑。 7 门坎太低,竞争者容易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