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社论谈中国两会,第一句写道:“中国总理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同美国总统向国会的国情咨文一样,不仅受到国内民众重视,而且受到世界的关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今天国际社会对两会的感觉。 值得指出的是,国际对两会的关注不仅是因中国国力而“爱屋及乌”,还在于两会确实越发具有名副其实的价值。外国人就是要从两会中窥见、把握中国社会整体轮廓及中国未来综合走向,解读中国政府政策之民意基础及调整空间。 今天中国正在逐步完善自己的两会制度。上述国际关注度的升温与国民参与度的提高,如同内外两把标尺,衡量着中国两会以及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已不可能再如过去“关起门把自己事情办好”,不得不崭露头角,让别人观察。中国人须更注重自己的国际形象,自然要下大力气完善自己的“脸面”两会制度。这可能就是中国的改革一定要与开放并肩前行的内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