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网:简单聊一下广播电台媒体,毕竟是一个传统的老牌媒体,现在也会面对很多挑战和压力,请张主任简单谈一下传统媒体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如何应对外界的挑战?是怎么做的? 张树荣:因为广播确实从目前来讲虽然他的发展年头比较长了,是一个传统媒体,但是从现在全国的几大媒体来比较的话,广播媒体还是比较弱的,我把它总结成老弱病残。这个“老”是年头比较老,年头比较老就相对来说带来了一些观念,相对来讲也不会像新型媒体那么前卫,会有一些传统的东西束缚。这个“弱”目前从它的收听率也好营业额也好,确实是在全国的一些媒体当中比较弱的,像全国的媒体广告收入1400多个亿,广播电台都加起来,全国将近1000家广播电台都加起来才38个亿,所以从这个比例上来讲广播目前还是属于弱势媒体。 “病”呢现在大家都看到广播现在是处于一种病态,咱们都讲究绿色环保,但是广播里面都充斥着很大比例的卖医卖药,当然不能说卖医买药是不对的,但是必定现在充斥的太多了,包括一些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反感的一些广告,比如说一些治疗下三路疾病的广告。哪有那么多比例的性病啊,治疗性病没问题,包括预防艾滋病这都应该在正规的日常当中得到重视,但现在属于过多而且过滥。从审批手续上来讲,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好一些,但是其他的一些地区在审批的各个方面上,有的审有的不审,甚至给钱就做,这样容易给一些制假造假的这些人一个可乘之机。这样媒体无形当中就充当了骗子的帮凶。这是一种病态。而且这个卖医卖药的比例在大城市稍微好一点,在中小城市这些不太发达的电台,越不发达电台越要这些东西,越要这些东西越挣不到钱,所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像一些大品牌比如说可口可乐,他怎么能容忍他的前面是一个脚气水(的广告)。 所以那一类的多了他肯定就不往你这里投放了,强势的客户就肯定不会投放,这样越做媒体就越烂,那么媒体越烂他就越想反正来钱快,我先上着,挣点钱是点钱,这就是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是广播媒体的病态之一;“残”呢是因为它的年代比较长,这个媒体的部门设立跟现在的一些新型媒体的新型概念来讲他还是略显一些陈旧,也就是说不健全,所以广播现在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在相对来讲这些方面也多多少少投入了一些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开发,试图改变传统广播媒体的弱势,把一些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过去我们没有考虑到产业、产品的概念,最多考虑到品牌推广跟品牌宣传,这个是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这个产品给谁用,我怎么卖这个产品,这个产品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功能,这些我们应该像生产产品一样来生产我们的节目,比如说我们今天的会议是在大学举办的,大学生这个群体他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除了娱乐功能以外,他们都很喜欢我们的一些栏目如“中国歌曲排行榜”这只是一个娱乐功能,这个娱乐功能带来的为大学生这个群体提供的一些什么样的服务,比如说他关心的就业问题、招聘问题包括学习问题、考试制度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能在娱乐推广过程当中给他们一种特色服务。而这种特色服务可以招来相应的客户的,也就是说把这个受众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产品的需求再加上媒体的连接,最后才是达到最后的消费,其实他是四位一体的形成一个链条。 如何完成这个连接,也就是广播节目如何变成产品,原来我们是单项的,反正我们给播出了,至于他的后续效应到底能带动多少,我们过去研究的很少。现在央视在这方面做的是非常好,他把他打造成一个产品之后观众也有需求,也满足了观众的需求,满足了品牌客户的需求也满足了媒体自己的需求,最后变成了产品的消费。 所以这个产业链我觉得在广播这块既然是一个弱项但也有一个增值的潜力,只要我们做的好这个增值潜力我们还是蛮有信心的。 C网:看来咱们广播也一直在产品的包装上有新的创新和新的尝试,但是从现在很多年轻人来看,他接触广播的几率并不大,现在也有很多新的媒体频繁的出现,尤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媒体,对广播的影响和冲击应该也是有的,那以后像广播这类的媒体如果想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持续保持他的媒体影响力,更需要做的有那些方面的计划? 张树荣:你刚才谈到的影响是肯定有的,因为任何一个新兴媒体对于传统媒体都是有影响的。但是因为广播有他的特性,这个特性除了在家收听,这和电视、报纸是一样的,共同的都有一个重合的人群,都是在家里面收听收看和阅读的,但是广播有他自己特质,你出了门了,在移动的过程当中电视就不行了,包括网络也就不行了。只有广播。当然你说报纸可以在汽车上看,在行走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但是毕竟不像广播那么随意,你只要带上耳机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也没有太大的限制,但是报纸就不行了,在移动过程中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觉得广播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 在一些场所里比如说是在家里、学校、办公室里一些网民他可以上网,包括我们也是,但是他在行进过程中应该说这几大媒体任何一个媒体他比不了广播的这个优势,我们现在重点开发的是移动人群,驾车的、行走的这些人群,这是广播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扬自己的优势。如何扬这就是我们广播面临的问题。现在从目前广播的整体情况来看还处于是弱势,如果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他就有可能和强视媒体接近甚至自己就变成强势媒体。 C网:张主任帮我们分析一下现在的媒体格局,以及您认为以后的媒体发展的方向?是哪一方向? 张树荣:我觉得从实力上升的速度来讲网络媒体是最快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三年之内他的上升空间是非常大的,他的广告市场份额已经31个亿了,当然能够真正赢利的也就那么几家,从单位的角度来讲这几家应该是发展的非常迅速的。电视从整体来讲发展不均衡,其实广播也是这样。 从几个大城市的电视台来说是不错的,更多的省级台基本上年收入也就是2、3个亿左右,这就是不错的,甚至于还有一些省级台也就是几千万,这种情况都有。广播也是这样的,像我们到了5个亿,但是和我们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我们的一半2.5亿,那么现在一年几百万收入的省级台也还是有的,所以发展还是不均衡。但是就它的一个媒体特性来讲,我们在努力研发他怎么样的提升自己让他由弱变强。作为广播领域的几个比较领先的电台都相对加大了研发力度,带有针对性的研发力度,当然也从其它优势媒体里面吸取经验。 比如说我们一直在研究央视的节目产品化,由广告部来主导这个问题在我们广播中借鉴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原来我们有这个概念,在一些做法上有探讨,但没有到位,现在我们一点点的把这些东西细化,包括提高他的操作性。有了这些我觉得广播的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因为从一个现象来看,我们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处于北京,北京的一块蛋糕,原来北京的这块蛋糕也就几千万不到一个亿,后来我们做到了一个亿,现在我们做到了五个亿,如果说我们跟中央广播电台是属于一种绝对对立的仇敌关系的话,那么我们之间是你死我活的,但是从现在情况来看不是这样,现在整个广播的蛋糕是在越做越大,我们到了五个亿,中央广播电台到了2个亿,整个北京广播的广告市场应该在9个亿左右,因为中央台这两个亿是中央台的实近账,但是他还有周边的广告代理公司,独家代理他的一个频率基本上是一家公司,他代理中间的份额应该占据很大的部分,他实际上广告的份额应该在三亿五左右,那我们再把他加上,我们的份额再加上,国际台加起来北京的整个广告市场份额应该在九个亿左右。但是两三年以前我们加起来也超不过四个亿,所以这样基本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越做越好,我们北京电台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份额,所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整体广播不分哪个台都是在往上增长,成一个增长的趋势。 C网:对我们C网说几句祝福的话吧 张树荣:中国广告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大家庭的一员,中国广告网把我们大家庭互相串联在一起,大家有经验共享,有教训共同吸取,共同把中国广告业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