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篇 2009年7月29日,南昌地铁1号线正式破土动工,从此南昌开始进入地铁时代。地铁的建设,标志着南昌已开始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地铁的到来,将彻底改变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改变老百姓原有的生活方式,也将给南昌经济带来一次飞跃,甚至影响全省的经济。 南昌工业经济版图将因地铁而扩大 2日,上海科斯莱建材有限公司驻赣办事处的罗苗苗总经理,接到上海总部一份传真,总部委托她去乐化等工业园区考察。“我们一直考虑在南昌建厂,但是南昌高新区等市区的工业园地价日益水涨船高,如今随着南昌地铁的开建,市郊如乐化、长堎等所在的工业园成了我们考虑进驻的目标。”罗苗苗告诉记者,地铁开建对他们公司建厂地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与此对应的是,从2007年起,南昌市郊一些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时,纷纷打出了“地铁牌”。对此,经济学家、江西省委党校教授李步超认为,地铁开建拉大了南昌工业发展的空间,同时方便了各工业园区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沟通,这对南昌经济发展有里程碑意义。 李步超认为,按国际惯例,每年地铁运营投资的资金占GDP的比重,低限0.7%,高限1%。从GDP的增长来看,南昌市2006年是1115亿,2007年是1409亿,2008年全市GDP是1660亿元,而工业是南昌GDP增长贡献最大的。 李步超认为,南昌现有的一些工业园区由于交通等因素制约,相互之间物流、人流等资源的沟通并不十分畅通,地铁1号线、2号线将联结南昌市主要的工业区、繁华商业区、人口居住区、行政区、高校园区,以及铁路、公路、航空枢纽,构成金十字形主骨架,南昌可以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功能。 “原来不是市中心的工业园区,现在成了市区的工业园区,工人上下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各园区的产业资源,通过地铁可以很好地快捷沟通。”李步超认为,正因为如此,南昌工业的布局可以考虑产业的升级,因而,南昌乃至全省工业格局或将改变。 “地铁有多远,我们就敢住多远” “我现在买房子不怕远,因为到了2014年地铁就可以到家门口。”2日,在红谷滩某高校上班的市民程华先生,决定在南昌艾溪湖某楼盘购买一套房子。他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在红谷滩上班,但在城东买房他一点也不犹豫,因为,南昌的地铁即将向他驶来。 “房地产必将成为地铁时代的第一个受益者。”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晏明智告诉记者,始于香港的“轨道+地产”的发展模式,正影响着南昌。 的确,“地铁有多远,我们就敢住多远。”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而聪明的开发商绝不会错过这一机会,地铁1、2号沿线60多个楼盘,其中一些地铁沿线楼盘,对地铁的美好预期,早在南昌地铁规划尚未批下来之前,就开始将“地铁牌”作为营销手段之一,并出现扎堆造势现象。 不过,南昌万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魏东涛对于地铁带来的利好显得比较谨慎。他分析认为,地铁建设所带来的预期效果明显,对各楼盘的销售确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区位相对较好的楼盘,尚未达到调高房价的绝对理由,远离城市中心的楼盘有调高房价的可能,但调幅极小。也就是说,地铁开建不排除会促进沿线房产价格上涨的可能,但在市场整体不十分景气的前提下,它的刺激作用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他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 1号线年均拉动南昌GDP32亿元 “其实在目前扩内需、保增长的背景下,地铁投资对GDP的拉动,相比对地产的拉动,更具有现实意义。”江西省统计局一位经济专家表示。 根据传统的算法,每投资1亿元的轨道交通工程,其产出GDP是2.6亿元左右,南昌市对地铁1号、2号线总投资达274.24亿元,其GDP产出约为713亿元。 显然,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2009年到2016年接下来几年中,700多亿元的GDP产出,对南昌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而更大的利好则来自地铁建成之后。 那么,地铁建成后对南昌的GDP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拉动作用呢?据悉,按照轨道投资规律的一般计算公式是:地铁站数×单位面积的GDP产值×地铁经济圈面积×优质系数。 以2008年南昌市GDP1660.08亿元计算,南昌每平方公里的GDP就约为0.22亿元;以1号线地铁影响范围方圆1000米来算,地铁经济圈的面积约为3.14平方公里;南昌市区经济的优质系数(达标平均数为1)肯定高于农村,应该可以2来计算,南昌地铁1号线的23个站点,年GDP贡献将接近32亿元。 “32亿元是直接拉动数据,其间接带动作用往往会翻倍。”江西省统计局一位经济专家认为。 地铁给南昌广告业带来巨大商机 广告经济就是眼球经济,地铁带来的精准高质的眼球经济更是让业界垂涎三尺。“地铁还没开建,已经有五六家很大的广告公司,主动向我们伸出橄榄枝。”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地铁将给南昌广告业带来巨大商机,南昌广告业有望因“地媒”广告迎来春天。 业内人士也认为,地铁媒体在南昌目前虽然是空白,但是蕴藏着多大的经济能量,无人可以做出精确估量,以德高中国与上海地铁签订的户外广告15年合约为例,预期将实现广告收入达到15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上海的“地媒”广告额每年肯定超过10亿元。 对此,江西某知名广告公司总经理付晨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与南昌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接洽,在他看来,南昌地铁广告也将是一个重要的掘金平台。付晨认为,南昌的经济水平虽然目前不能与上海相比,但是南昌地铁成熟仍需数十年,按那时候的物价水平来估计,地铁媒体所带来的广告额肯定不少,虽然广告额年均10亿元有点困难,但是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 “目前,南昌广告还是传统媒体的天下,相信地铁媒体的到来,必将加剧广告业的竞争,南昌广告业的格局将更加丰富多彩。”付晨告诉记者,根据上海、北京等城市的经验,地铁媒体可以使企业等单位广告有更多的选择,虽然对传统媒体广告有竞争,但是今后会走向良性互动,南昌的广告蛋糕会随着地铁的开建越做越大,因此在他看来,南昌的广告行业离“春天”不远。 生活篇 地铁时代将会给我们吃、住、行带来巨变,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将来生活的地铁时代描绘美好蓝图。那么,老百姓对自己心目中的地铁有什么期待?地铁会给他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什么巨变?8月1日至2日,记者随机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了采访,捕捉大家对地铁的认知和看法。 5个南昌市民的地铁梦 凤凰村农民老李: 以后进城逛公园就像到邻居家串门 老李今年53岁,南昌红谷滩新区凤凰洲凤凰村村民。虽然近几年凤凰洲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到城区的交通方便了许多,但进一趟南昌城,得转几趟车,花费不少工夫。老李说:“南昌的八一公园、人民公园早就免费了,在公园里健身、游玩都很好,但因为路途远,一年难得去几次。现在好了,地铁站就在我家门口,以后进城逛公园就像到邻居家串门一样了。”大学生徐涛: 地铁速度让人向往 “地铁开工建设,表明南昌迈入地铁时代,也意味着南昌敲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大门。”1日,南昌大学学生徐涛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徐涛说,他现在在前湖的南昌大学新校区上学,很多老同学却在瑶湖的江西师大上学,平时要见一面,要坐公交颠簸近两个小时,地铁开通后,他的学弟学妹们就方便多了。“地铁速度让人充满向往。”生意人王小军: 地铁拉近了南昌与发达城市的距离 来自九江县的王小军今年38岁,在外做生意18年,北到哈尔滨,南到深圳,大江南北,几乎全国所有大中城市他都去过。王小军对南昌建地铁用“惊奇”两字来概括。王小军告诉记者,他是做销售生意的,对市场营销很精通。多年来,王小军因工作需要,他每到一座城市,都会观察一座城市,南昌能这么快拥有地铁,他真的感到由衷的兴奋。 王小军说,南昌经济算不上发达,离现代化大都市有差距,但南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城市环境发生质的变化。南昌建地铁,说明南昌已开始向发达城市迈进,也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达城市的距离。上班族刘娟: 地铁开启时尚新生活 “有了地铁,不用担心坐公交拥挤,也不用担心上班迟到。”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上班的刘娟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南昌进入地铁时代,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给大家带来了福音。 “南昌公交拥挤,路上花费的时间长,上一次班要换乘公交车,弄得人疲惫不堪。”刘娟告诉记者,南昌建地铁,最大的好处是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减轻了城市公交的运输压力。同时,南昌进入地铁时代,也会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刘娟说,南昌建地铁的消息一传出,她的许多同事都在议论地铁的话题。许多开私家车上班的人,一部分人表示会把车停在家里,坐地铁上班;而另一部分人表示会把车子开到地铁站附近的停车场,再坐地铁上班,不仅省时省力,上班也轻松而时尚。零售业经理张梅: 城市商圈将进入地铁时代 “南昌建地铁,不仅标志南昌进入地铁时代,也意味着南昌将开启地铁经济。”2日,江西洪客隆集团企划部经理张梅对记者说,南昌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将真正把城市的主城区与郊区连在一起,也进一步扩大城市版图。南昌进入地铁时代,不是简单地认为南昌的交通得到了改善,而是给这座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一次质的飞跃,因为一旦南昌地铁投入运行,将会形成新的商业圈、经济圈、文化圈、居住环境。 (记者陈尚平、实习生徐璐) ■首席记者洪怀峰、实习生余文娟、王爱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