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年县农民购买力增强,他们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观念上悄然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闲钱“上”保险 万年县齐埠乡塘背村63岁的江开远老人开办村卫生所已有40余年,他靠自身精湛医术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去年,老人用多年的积蓄在村头建起了一栋4层楼房,把诊所也迁移到了楼房里,新添置了3万多元的医疗设施,更加方便了村民就医。今年3月,江开远老人做出了让村民羡慕之举,拿出2万多元在人寿保险公司为一家四口办理了养老保险。老人逢人便高兴地说:“以前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有点钱就赶快存到银行里。现在每年都能收入三、四万,花点钱买保险,以后没有后顾之忧,生活也有保障了。” 如今在万年县,随着农民收入的日益提高,“花今天的钱,办后天的事”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新观念。这种理财方式,已经愈来愈受到农村老百姓的欢迎。买保险已不是城里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手里有了闲钱后,不再全部存进银行,而是拿出一部分来为自己或家人买份保险,让以后的日子多份保障。目前,在万年县,致富后买保险的农民很多,他们正逐渐成为该县保险消费的主角。今年,该县人寿保险公司新增保户中,农民保户占近50%,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 买车成时尚 5月22日一大早,万年县陈营镇邹畈村农民邹天育开着“吉利”来到苗圃基地,察看苗木长势情况。邹天育欣慰地告诉笔者:“以前到一趟苗圃基地,靠骑摩托车,下雨天很不方便,又不安全。去年花8万多元买了小车,现在不但安全了,而且办事效率比过去高多了。” 近两年来,该县共筹资近1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新修农村公路300公里,其中村内主次干道及入户道硬化170公里,大大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特别是去年,该县开展新农村建设,更把村村通变成户户通,138个自然村的水泥路直接通到了农民家门口。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生活需求呈多样性,一辆又一辆高档轿车开进农家大院。在农民购车族中,6到15万元的轿车最受农民的喜爱。去年10月,在浙江一家公司当一名车床工的孙健远,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前回到家乡大源镇种起了雷竹,由一名打工仔变成了地道的农民。不过,如今在外几年长了见识的孙健远有种新观念,认为不能按照过去那种泥腿子的活法,要既农且商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他把打工挣来的钱,一部分投资种植雷竹,一部分钱购置了一辆小车。今年“五一”节前后,附近村庄不少人家娶亲嫁女,瞄上了他的小车,小车还给人当了婚车。 徐声高 詹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