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江西广告网 首页 人物聚焦 查看内容

吴凡:奥美派怪杰之O型男人

2007-4-1 02:34| 发布者: anchen| 查看: 260| 评论: 0

奥美派怪杰之O型男人

   粗框眼镜黑衣人,不为型,只因肥。九十年代初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刚好赶上本地广告界浮华绮丽的尾班车。青葱岁月,游走于精英广告及智威汤逊广告公司之间。现时司职上海奥美广告组队创意总监。多年来好的作品不少,烂的作品更多,摘过的创意奖不少也不多。远至法国康城广告奖,近有本土4As金帆奖,大奖小奖安慰奖猪肉奖各有一点点。开心是,作品得到认同;珍惜是,得赐忠实批评;最多的批评来自自己,和身边对广告一头雾水的人,如妈妈。自问才能与运气的比例是1:99,天天与难题角力。可见将来,仍会生活里广告,广告里生活。因为一个天真的想法:“The best is yet to come.” 

   以上文字的归属人吴凡,他在2005年11月才算真正来到大陆生活。这对出生于北京,七个月大时就跟着父母去了香港的他来说,将是一次不同凡响经历。 

   从小他就喜欢画画,美术功底非常扎实,最初也曾考虑过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插图师。但由于他喜欢尝试,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变节”了。 

   在80年代的香港,广告业已经相当发达。当时在香港做广告人非常风光,受到的社会礼遇也跟明星无异。这对正在读高中的他而言,做广告就成了他所有想象中最美好的职业。他们是一群穿着漂亮花哨的衣服,喝着红酒,每天也无需花太多时间工作,就算工作也无非是与人聊会天,画点画,然后就坐等着掌声和荣誉的到来。一切是那么的惬意,过的生活又是如此的优雅而有品位。正是这份诱惑,也或是一种广告人身上的光圈,使得他对做广告一直都抱有一份憧憬,尽管最初他对如何做广告一无所知,依然没能妨碍他对广告倾注满腔的激情。读大学后,他选读了平面广告的科目,才开始对广告的认识由感性的亲近走向了理性的把握。 

   对他的广告生涯第一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生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由4A广告公司组织的一个学生组的广告比赛,获得了银奖。要知道这种比赛很多时候只发铜奖,银奖、金奖缺席是常有的事。这次的获奖使他第一次与广告抱了个满怀。获得了认可之后,就更没有什么能阻碍他实践自己的广告梦想了。 

   广告于他来讲意味着乐趣。虽然广告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促进销售,但作为一支真正的广告,它的乐趣更在于能反映生活的经验、艺术和一定的意识形态。至于做广告为什么要有创意,他认为社会需要新的看法,新的艺术形式。广告要讲求创意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心理期待。 

   奥美派的魅力 

   1994年,他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香港一家不是很大,但非常专业的精英广告公司做广告。作为新人,他就跟着钟锡强一起做公司比稿,在那一个星期中所做的事要比准备一份毕业论文设计还多。这种高强度的实践,不仅使他获得了快速的成长,也让他更深切的体会到了广告人的艰辛。 

   1996年10月他加入了香港奥美,直到今年11月来到上海奥美之前就不曾离开过,按照他的说法,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他还会留在奥美。当问及奥美对他为什么有如此吸引力的时候,他的回答跟许多广告人对奥美的印象吻合: 

   首先,奥美是一所学校,在那里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它会促使你不断的去学习,也会在实践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在奥美能不断让你学到新的招式,正如在少林寺每天都有新东西可以让你学习一样,奥美是一个包蕴万象的大天地。这一点就不是随便哪一家广告公司所能给予的。 

   其次吸引他的是奥美公司的正派精神,奥美做广告的心态非常独特,它不会不加选择的接受客户,要成为奥美的客户首先得获得它对客户产品的认可或信心。它坚持的品牌管家的理念看中的是一种策略,不会为了一时一地的小利,放弃它的长远规划。不像有些广告公司更注重执行,讲求突出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奥美给人的感觉就比较正,就好象少林武当一样,奥美派讲究的是比较科学的方式,每一招都有它的背景和出处。但在树立奥美形象的同时,有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为要赢得市场先机,有时就需要一些怪招绝招。 

   吴凡期望,通过他的努力,运用奥美派的马步,加上一些新的招术,自己能耍出几个怪招,以此来丰富奥美派的内涵,让他的创意获得更大的挥洒空间。 

   创意作为一种状态 

   许多人认为创意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高深莫测的事情。但吴凡认为,创意就是一种状态,它就如空气一样存在着,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创意的第一步是问题,先产生一个问题,然后试着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谓的创意就是如此。吴凡会努力做到让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产生一个新的看法。他坚信只要用心去想,问题与解答中间就会有很多新的解决方式。比如同样是从学校到回家的这一段路,我们就可以尝试不同的路线,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或者是在不同的时间,跟不同的人一起回去。从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看出,只要用心了就会发现创意真的是无处不在。它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随时更新的行为。听他讲到这里,我立即请他跟我更换一下角色。让他站在我的角度来构思一个富有创意的采访。他在短暂的思考过后,作出了如下回答: 

   要去采访一个人,首先就得尽其可能的了解他多一些。通过这些事先的调查准备,了解到他的喜好憎恶。特别是采访广告人时,最好能增强一些互动性的元素。比如,你了解到他今晚会在某个餐厅用餐,那你不妨穿着厨师的衣服出现在他的面前,去问他一些关于广告的问题,我想当他得知你的身份之后,他一定很惊讶,定能获得在办公室采访所得不到的答案和素材。但这也只是方法之一,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去尝试。 

   听完他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看来以后采访广告人时应该多一些采访方式。为了能在以后的采访中增添一些创意,特意向他求教了他的创意秘籍。 

   创意一如缘分 

   综观11年的广告生涯中,他自认为创意的杀手锏有两个:第一,是了解;第二,是开心。 

   了解:由于做创意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很多人会觉得创意是属于自己的,其实不尽然。如果是做艺术,那么这个创意就是你的,但如果是做广告,那么这个创意就属于你的客户。所以得先了解他的想法,要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然后再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他更好的达成这个目标。 

   开心:要做好广告,他的经验是要开心。如果他今天很开心、很舒服、很轻松,做出来的作品就会很好。尽管在工作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加班加点的情况,他也会尽量使自己保持开心的心态。就算他所创作的作品被客户“杀”掉了,他也会尽快把它忘掉,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去。 

   就是这种有点“阿Q”的精神,让他拥有非常乐观的心态,一直以来就没有感到过特别重大的挫折感。相反地,遇到阻力时,他会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他来面对新的挑战。在他尽其所能去解决时,如果这个问题依然绕不过去,他会选择暂时的离开,也许在以后的某一个时刻解决的方案会自动的找上门来,正如人们所讲的缘分一样。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解决它,那他也会选择放弃。但是他的独特之处就是不责备自己,他会把这当成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验来体验,丰富自身的阅历。他认为如果大人跌倒会觉得很没面子,但是小孩子跌倒则是他学步的必经之路。强烈的求知欲使他永远保持着一个小孩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工作中所遇到的一切障碍。 

   意外的获得来自漫无目的游走 

   在他的生活中的有两大嗜好:拍照,走路。独自拿着照相机,行走在陌生的环境中,成了他的一种常态。在那种环境下相机成了他最好的拍档,无论走在哪里,只要有照相机在身边,他就不会觉得孤独。透过这个圆镜头所看到的是一个经过筛选的世界,哪怕是一堆垃圾,他也能从中发现它所蕴涵着的美。他的这一行为正应和了一句名言:“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它的眼睛。” 

   他另外的一个喜好就是漫无目的游走,这也是获得意外的途径之一。他经常会走在一条陌生的街道上,或是一无所思的闲走,或会仔细的观察所见到的每一个事物,包括街上对话着的行人,去不断的想象他们的身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们在商谈些什么等等异想天开的问题。 

   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为,对他而言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做广告人经常要在一段时期内全心沉浸于广告的创作中,长此以往就会与实际的生活脱节,没有时间去观察身边的东西。这一点在他看来是很恐怖的。他不想因为工作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所以放长假对他来说就尤其重要。哪怕是利用长假去一个很闷很乱很危险的地方,他也会觉得非常快乐。通常经过一个长假的休整,再回来工作时,就会有一个全新的状态,并且一个长假过后会改变对很多事物的看法。这时再开始工作,就像是一个新人面对一份全新的工作一样,能够保持最初的激情。 

   收藏人生况味的广告人 

   就在前不久,他刚去南美州旅行了一个半月。在秘鲁,这个南美洲属一属二的乱地方。他被那里破旧的街道所吸引,与一位导演朋友一起离开了相对比较安全的旅游区,走进旧城区,去破乱的街头拍照。在行走的过程中,发觉每向前走一点,周遭的环境越来越乱,但是他们的兴致却越来越高。这时一个警察出现了,挡住了他们的前路。那个警察用西班牙语跟他们解释了十几分钟,但是他们并没听懂,只是不停的问WHY?WHY?后来旁边有个人做了个杀头的手势,他们一下就明白了“OK”,转身往回走去,过一条街,就在他转身上出租车的刹那,一下就冒出来四个人扑向他要抢他背上的相机。经过四五秒钟的争夺,没有得手的他们,就撒腿跑开了,这时身后的警察也追过去。虽然事后也有些害怕,但是现在反倒成了一段难忘的经历。他就是这么一位喜欢收藏人生况味的广告人。 

   采访结束后,需要他在上海奥美的大厅拍些生活照。这时,他那时刻创意的行为主义又一次显露了出来,通常许多人拍照时会念茄子或是七字。他却让我领略到了更具张力、风格怪异的面部表情,把嘴整个的张成一个O型,瞠圆的两眼带出了一副惊恐也或愤怒之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在奥美做了九年,对奥美产生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在拍照时都要回应Ogilvy的首个字母,或是要跟阿Q比圆,亦或者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玩笑,只是他应对圆形镜头的一种新方式而已。


漂亮

酷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热点图文
  • 江西首个纺织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8
  • 江西:亲亲爹地TM婴儿纸尿裤等2种
  • Timberland 10061经典黄靴广告《真
  • 明星助阵庆典 果唯伊为何低调?资
  • 雀巢Nespresso胶囊咖啡机TVC
推荐阅读
全球知名广告工作室Platinum,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一家出色的专 ...查看全文
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作品 ...查看全文
最近遇到一些很奇怪的CorelDraw文件,只要打开那些文件,就会出 ...查看全文
广告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