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江西广告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2012伦敦奥运会徽引发争议

2007-7-7 12:41| 发布者: anchen| 查看: 194| 评论: 3|原作者: other|来自: other

英国伦敦奥组委6月4日公布了2012年奥运会会徽。会徽公布后引发了争议,批评者称这一花费40万英镑巨资设计的会徽“幼稚”,更有人抗议该会徽类似纳粹党卫军的标志。

点击查看  伦敦奥运会徽发布信息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这一会徽是“真正创新的标志”,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同时,英国部分民众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一名犹太居民致电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一会徽令人想起纳粹党卫军的标志。英国知名设计家史蒂芬-贝利也表示,该会徽是“一种幼稚的混乱、一次艺术的失败、一个商业丑闻”。英国网民目前在网上征集签名要求奥组委撤换这一会徽。截至当地时间5日上午10点,已有16000人签名支持。在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网站上,网民纷纷对会徽表示批评。

不过,也有一些网民对会徽的设计表现得大度。署名“Alan Barfield”的网民称,“我不喜欢这一设计,但是我通常比新事物要落后5年。也许到2012年时我会喜欢它。”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看国内资深设计师对伦敦奥运会徽的不同看法:

点击查看  陈绍华先生的看法

点击查看  沈浩鹏先生的看法

点击查看  黑马大叔的看法

漂亮

酷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anchen 2007-7-7 12:58
陈绍华观点: 我看伦敦奥运会会徽 早上,拿到报纸,第一感觉是诧异, 继而想到中国的七巧板(为什么英国人不忌讳呢:) 本想尝个鲜,发个博看看大家的反应, 无奈,要开会,要接客:)无暇认真思考。 期间,北京《竞报》的记者来电话询问我的评价,我只能推托还未看到, 直至下班前得以小憩,先以图片调侃了一把。 晚饭后,坐下来静心赏析,揣摩英国佬在想什么。 这个,可是出产于领导时尚的国度——大英帝国! 因此,我们是否需要倍加用心地去体悟、解读其中的内涵; 有许多好设计第一感觉未必都好; 也许,享受时尚,需要眼球适应过程; 至少,新闻图片很爽,背景和尺度的美感; 至少,没看到横幅、气球、充气拱门和红地毯…; 至少,没看到穿“西装”佩鲜花的领导群剪彩揭盖头; 至少,我没感到图形的丑陋和土鳖相, 至少,我没感到没有病态和扭曲; 至少,我没感到更矮、更慢、更软; 至少,没有卑躬曲膝,柔弱可欺的感觉; 至少,我感受到了——霸气和力量,坚韧与自信; 也许,这正是对前任设计的教导和示范; 也许,这就是针对矫柔造作、自作多情的嘲弄; 也许,这是对阳钢雄壮的赞美,对野性回归的期待; 她,又让我回到了85年第一次看莫言小说《红高粱》的感觉, 这个图形,不正是激情四射的召唤,回归生命活力的号角! 这就是——奥林匹克! 所以,我喜欢! 当然,还有那——40万英镑!!!! (“中国印”的30倍,太极人形的1200倍) 呵呵!借机,再允许俺老顽童再自恋一把: 除了北京申奥标志之外,世界上任何一个重要设计,都会招骂! (这是我和韩大师永远值得骄傲的事儿) 看看英国人怎么骂这个标志:(北京奥组委也可以松口气了) 但我相信,五年后,不会再有那么多英国人骂了。
引用 anchen 2007-7-7 12:57
黑马大叔观点 这两天,中国设计界最大的话题,应该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标志,下简称“伦奥”。 有年轻的设计师和学生都在询问我的看法,从他们表情中,我读到很多的问号,而且是大小、粗细、色彩各种各样的问号。 先放下好看不好看纯个人主观的感受,再撇开谁也想得出、做得出的幼稚态度,试着换位思考,这标志在中国有可能产生吗? 中国的老祖宗有句名言:大象无形。 而你试着回忆一下,中国所有重要企业和重要活动的标志无形吗? 当然,在视觉领域里的无形是相对具象而言的,这里的无形应该理解为不是一种常规认知的物象,它有可能只是一种或一组抽象的构成组织。 有一批全国人民熟悉的标志:中国工商银行:铜线加工字,中国银行:铜钱加中字,中国铁路:火车头加工人,申奥:中国结,奥运:中国印,亚运:五羊雕像……大叔没有丝毫要贬低以上以及其他相同构成标志的意思,只是想举证:中国当代审美已经没落,大象有形在近百年来已经取代了大象无形。 这里涉及到的只是平面设计的领域,在其他设计领域的有形化相信早已对无形做了全盘的否定。 在当今中国重大的设计竞赛中,你能想象从设计师、评审到权力裁判者,他们能有越于形之外的任何尝试和思想吗?比如“伦奥”,连个物象名称都无法叫的东西,有谁愿去想着设计,有谁会力荐这个无形。 久而久之,一种所谓的主流方向就影响着40、50、60、70、80甚至以后不知还要到多少年出生的设计师、评审、权力裁判者。 我对“伦奥”出世的思考:第一,是不是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做得太多的有形之象,什么结、什么印、什么钱的传统元素都用完了,他们要寻找新的视觉语言。第二,近十年来英国大力推动的创意革命,要在世人中树立创意革命领导者的地位,面对全世界他们要在表现上有更新的突破。这“伦奥”,以及英国近年来的创意革命,是源于整个英国的国策。 大叔以为,经典的标志设计在上世纪已经达到了巅峰,用传统的思路和表现手法,在这个世纪不会再有奇迹。除非像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让世人感到了跃动的曙光。 经典标志与形结合创至的完美是上世纪的遗产,如今已代表着没落。这没落在全世界肆虐,包括中国! 我很肯定地说,如今的中国,从内陆初入行的设计师,到北京、深圳最大的腕,要他们在重大设计时脱开形想象的设计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没有结果的现实已经造成了思维的单向发育。 我敢说,如今中国所有权力裁判者,就是当代中国审美没落的制造者,很多的官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对于各级专业权威评审,大叔没有资格和力量一杆打下,只是感到他们(包括大叔之流)全是婊子,摆出来人模狗样,结果该给干了还得忍气吞声。 我尝试着猜想“伦奥”评审团要的结果,要么是经典,但所谓的经典很难有惊动,要么就颠覆,让“伦奥”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成为话题。当然,它的基本条件应该是无可挑剔,绝对没有任何低级的设计错误,绝对不能有“真功夫”弱智的傻样。 说到颠覆,“伦奥”把五环都变成了单色,这可是破了奥运的例!如何说服奥组委的,真是不得而知。 就单个来看和评论“伦奥”是不专业的,我们有权利相信,“伦奥”的认可肯定是整体方案的光芒。对于这一点,大叔怀有很大的期望。 发稿之前,我还没听到中国设计界各路神仙的高见。但我认为,形而下的争论意义不大,形而上的思考很值得我们深思——在审美没落的年代,中国设计师价值何在!
引用 anchen 2007-7-7 12:55
沈浩鹏先生的看法: 伦敦2012年奥运会的标志揭晓了,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似乎并不太喜欢,含义有些模糊,尽管标志的视觉性是第一重要的因素,从直观上至少我还无法感受到伦敦奥运的独特之处,但无论喜欢与否,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主办方为了这个标志的设计花了40万英镑,这远远高过北京奥运标志的设计费用,当然这并不仅限于一个独立的标志,也许还包括了视觉拓展系统,从中也可以窥见伦敦社会和政府部门对设计价值的重视。 其次,标志形象的宣传片做得非常好,从而也丰富了标志的含义,标志的图形应该说非常有力量感,这于体育的特征有相关联。 再有标志的设计还是关照到了当下的设计审美,最让人感到不同的是,设计不局限于一般运动会的思路,只是在块面组合之间产生了一些运动的律感,可我还是觉得图形的形态更像是建筑的模块,有棱有角尽是刚性的呈现,但还是脱离了人们通常对奥运会标志的想像,这也许就是伦敦奥运会标志的个性所在。 有时候对于一个标志好坏的判断,可能还要视其视觉拓展的设计如何,那样才会有一个较完整的读解! 值得让人称道的是,把标志中的色彩块面略作调整,也同时作为残奥会的标志,一是节省了成本,而更重要的是让所有残疾人士和全世界都清晰地认识到,残奥会也是主体奥运会的一部分,在另一个层面上让我们也看到了对残疾人士的充分尊重! 这样的标志也就大大超越和提高了设计本身的意义!

查看全部评论(3)

热点图文
  • 江西首个纺织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8
  • 江西:亲亲爹地TM婴儿纸尿裤等2种
  • Timberland 10061经典黄靴广告《真
  • 明星助阵庆典 果唯伊为何低调?资
  • 雀巢Nespresso胶囊咖啡机TVC
推荐阅读
全球知名广告工作室Platinum,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一家出色的专 ...查看全文
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作品 ...查看全文
最近遇到一些很奇怪的CorelDraw文件,只要打开那些文件,就会出 ...查看全文
广告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