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董事局主席何享健
低调的何享健是一个“可怕”的顺德人。他和23位居民们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美的”今年预计的销售额将突破900亿元。
数字并不能说明一切。但何享健的“可怕”就在于,当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民营企业”为何物时,他已经意识到企业要进行产权改革。这使美的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并由此走上了一条现代企业之路。
何享健的“可怕”还在于,在九成民营企业都为家族性企业的中国,美的集团的决策层里并没有他的亲属。“一个都没有。”何享健强调,美的集团最后的CEO都会是职业经理人,家族只是一个股东。
何享健的“可怕”更在于,一部三十年中国企业史中,多少企业起起落落,他却“岿然不动”,带着美的稳健地走到今天。他说:“宁愿走慢一步两步,也绝不能走错半步。”
顺势起步:为钻石牌风扇加工零配件
广州日报: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中,顺德模式曾经名动一时。我们注意到,顺德很多企业都是从家电起步的,包括美的,从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到电机小配件、电扇,再到“白家电”巨头。不约而同选择家电,为什么?
何享健:主要原因是顺德与港澳交往比较早,港澳同胞回家乡所带的东西就是家电。我觉得家电必然会成为实实在在的大市场。另外,改革开放后,外商来中国来顺德搞投资,搞合资的大部分也选择家电行业。我们自己一开始给国有企业广州钻石牌风扇加工零配件,从家电起步,也符合当时的工业基础。
我记得在1982年我们从澳门买回来一台“鸿运扇”。这种学名为塑料转页扇的风扇当年国内还没有,几年后,鸿运扇就红遍了全国,并且美的转页扇开始出口香港。1984年,我在日本考察时发现我们的生产设备工艺比较落后,就引进了高速冲床,这是中国第一台高速冲床。其后我们不断地引进设备,买产品回来进行仿造。
薪酬改革: 保卫科长工资高过公安局长
广州日报:美的是当年广东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首批8个内部股份制改造企业试点单位之一,而当时一些比美的规模大、名头响的企业都观望,为什么美的会主动提出产权改革?
何享健:当时我本人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产权不清晰,企业很难按照市场行为、企业的方式去进行管理和发展。所以当时有一个愿望和目标,就是要使企业按市场的思维模式去管理经营,自己要把握企业的命运。股份制改造是个手段,可以通过这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股份制改造后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化的手段调动团队和员工的积极性。其实,当时我理解也不深,但明确有一条,产权改革是向企业发展的正确的方向。
当时企业投资要通过审批,管理人员的薪酬标准要批准。我记得当时有一些关系到干部员工利益、个人调动的问题,动不动就有人写信告状,政府什么都加个意见,派人调查。一个员工工作调动,不满意,写信给镇政府;工资不满意,又写信给镇政府。我们北滘当时有个外资企业,该企业也是公有的,镇政府也就什么都加意见,什么都派人调查。
广州日报:当时美的的薪酬状况是怎样的?
何享健:当时美的的薪酬并不足以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因此,在1992年、1993年的时候我就计划大幅度调整管理人员的工资,比原来提高50%到1倍。我去跟镇党委书记商量,递了个方案给他。他很坦率说:不同意。理由是:这镇里机关的拿多少钱,教书的拿多少钱,你一个保卫科科长工资比我公安局局长的还高?绝对不可能!
我能理解他,但我也和他讲道理。企业竞争需要留住人才,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需要有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薪酬上调势在必行。谈话的结果当然是最后没有结果,但我最后还是实施了。大概过了一年后,镇党委书记对我说,“还是你正确”。
2004年:规定“一年都不谈新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