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古代行军打仗,还是今天商业竞争,“天时”都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但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却没有把握好“天时”。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长期低头走路,参加战役,却忘了看天,坐失良机的例子举不胜举。 “天时”对企业来讲究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呢? 1、 抓住“天时”,可以创建品类 创建品类,机乎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事,却少有品牌做到。茶叶市场,是中国的传统行业,自古就有人把茶叶分为“五大名茶”,五大名茶成为“品类”一直沿用至今,少有企业敢于突破,一直到“竹叶青”的出现。竹叶青其实是绿茶的一种,由于跳出了行业的限制,正在慢慢成为一种品类。当同行还在为喝红茶好还是和绿茶好争论时,“竹叶青”则以“论道”的高端势能,横切需求,成为品类。现在,喝竹叶青的消费者,绝对不会说:“我喝的是绿茶”。再这样继续下去,竹叶青终将会成为一个品类。 2、 抓住“天时”,可以代表行业 行业资源是共享的,但如果运作的好,“天时”抓得准,行业资源将会被少数,甚至是一个企业所占有,从而代表行业。比如:我们在一次为客户作市调时,提到果汁,有78%的人马上会想到“汇源”。汇源并非是中国最早的果汁企业,就是因为抓住了纯果汁领域的“天机”,进入北京市场运作时,在100%纯果汁领域中如入无人之境,快速成长,乘胜追击,成为全国品牌,成为行业代表。 3、 抓住“天时”,可以跳出红海,占据蓝海。 竞争激烈,蓝海成了企业追求的避风港,过早的撤离红海和过早的进入蓝海,对企业来讲都是不小的风险,所以,企业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在方圆品牌营销机构的客户中,天目湖沙锅鱼头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这个产品是天目湖宾馆推出的,以前,天目湖只有这一家5星级宾馆,但随着景区的不断发展,第二家已经开始建设,第三家也做好了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考虑如何跳出红海。由于当地特产主要是一些小企业在运作,天目湖宾馆适时进入,无疑是一条大鱼进了一个池塘,哪还有小鱼的活路,从而为自己找到蓝海,实现了企业的飞跃。 4、 抓住“天时”,可以占尽先机 马太效应,在这个行业里一样有效。农业产业是传统产业变新颜,这几年来,“三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龙头在这中间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地方经济,农民的收入有保障了,国家才会真正富强起来。所以,农业龙头企业也就成了国家支持的重点。有了政策的支持,企业运作起来也就游刃有余了。 当“天时”摆在面前时,有些企业能够抓住,有些企业却坐失良机,并非不愿意抓住,而是没有看清局势。所以要想抓住“天时”,第一步要分清楚是不是“天时”。如果是,要快速出击,反之,则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天时”的出现,并非没有规律,根据方圆品牌机构跟踪研究品牌成长的经验,总结提炼,认为发现“天时”需要“3看”。 1、 看需求,从市场上找。 需求包括两种,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需求,大家都看到了,自然会成为红海,不能叫“天时”。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隐性需求都会成为“天时”,只有那些需求很快就会显现,但还没有显现的,对企业来讲,才能叫“天时”。 如同,儿时在树林中找“蝉蛹”一样,地上没有洞,肯定没戏,地上的洞很大,“蝉蛹”早就爬到树上变成“知了”了,只有那些看上去有麦秆粗细的小洞,才能一抓一个准。 当然,抓“蝉蛹”可以物化,形象化,市场的需求则是靠信息量的积累和对市场的敏感,是一种综合性的判断,同时也要结合企业资源,不仅要发现,还要得抓住。 王老吉的成功在于发现并抓住了消费者的“下火”需求,猫哆哩的成功在于发现和抓住了消费者的“解压”需求,然后再把这些消费者的需求和自己的产品优势成功对接。所以如果企业判断自己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那就一定不能放过这个“天时”了。 2、 看行业,从竞争上找。
如果说看需求需要极强的市场敏感度,那么看行业,则需要大胆创新。中国有很多传统行业,长期以来形成了每一个产业的特点,所以,如果跳出行业来看,运用先进的营销理念来分析,则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机会。
当思念和三全在低端市场拼价格、拼渠道、拼冷链时,湾仔码头抓住高端市场的需求,成功占领高端市场;当鸡蛋行业都在为原材料价格波动苦恼时,韩伟和德清源则成功树立品牌,跳出价格战的怪圈;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城市血拼时,非常可乐则在农村市场作局扎根;当茶叶市场都在随大流时,竹叶青成功建立品类;当武汉特产鸭脖子在贴身肉搏时,莱双阳却走到了全国市场……
看行业,对企业的要求不算高,但为什么很多人视而不见?关键在于站的高度,是否能够跳出行业来看。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里做久了,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和固有的惯性动作,只要能够让自己换个角度思考,眼前的僵局就可能不攻自破。 3、 看政策,从支持上找。
中国的经济往往受政策影响比较大,如果政策不支持,单靠企业的力量去做,恐怕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也不会有大作为。在我国不同的阶段也是有不同的行业支持重点,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制造业,所以,有很多加工、代工工厂迅速崛起,比如“海尔”、“创维”、“科龙”等都是当时的产物;在前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兴国策略时,造就了“华为”、“中兴”、“中芯”等高科技企业。 那么在国家在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的现在,企业一定要抓住这种历史性的“天时”,让自己成为行业重点。 抓住“天时”关键在行动,行动关键在“稳”、“准”、“狠”。 原则一:稳!前期准备工作要扎实、稳健、充分。 正如发现“天时”会让人兴奋一样,不能很好的抓住,则更会让人痛心。对于企业而言,充满想象力的环境因素往往最有可能导致企业欲速而不达,或者功败于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