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州市政府财办刚刚公布的2005年度商贸流通业营销指标完成统计结果显示:当地5000平方米以上49家商场排行榜中,德百集团以13.2亿元再次名列榜首,实现了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的速度。这使得曾连续七年进入山东省同行十强,连续五年闯入全国百强的德百在2005年又圈上了喜人的一笔。德百董事长杨维星喜形难抑地概括:“这应得益于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决策的英明引擎,同时验证德百融合打造‘内需品牌’营运工程显现出的控制力、扩散力与杀伤力!” “专业物流、拓宽领域、扩张到位、做足供应”作为德百新世纪初制定的“内需品牌”路线图,很大程度上让德百无时不再迤逦强攻、寻机细耕。按照“内需品牌”战略,德百的“城区联姻、县乡接轨”跟之上路。2000年初,全市首家集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20000余生活必需品的7000平方米超市及30000平方米的综合服饰、针织、居饰A型自选超市在集团中心企业百货大楼启动;翌年4月,集团另一家大型商场华联商厦辟出了以穿着、娱乐、餐饮三体并举的“两城一厅”;跟着,隶属于集团、由多层社区聚围的德城北区共青商场全部更新改造为衣食日用的快捷、便利购物超市和自选商场。至2005年底,选址、经营一条龙的市区青龙潭、罗庄、紫薇园、石家园等连锁店已拓展到了11家。德百筑巢“内需品牌”支撑着德州城区“半壁江山”折服了各界,百姓们戏言:当地消费者一半的钱让德百拿了!“供应链”的提速,让德百过去两年又在武城、陵县、平原、夏津等县城设置了六家加盟店,开拓市场不遗余力,实现了扎得下、立得住,社会满意、经济共赢,令各界认可。 德州10年前由地区改市后,所属11个市、县的政府开始了新环境下大造商机的热潮,借本地资源引资扩市,众多内、台、外资商企落户德州,一排排产业房基夯实了鲁北平原。开发迭起,让数以万计流动、产业人口移向新址,腹地消费虽设有862处商贸市场、726家门店,杯水车薪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经过一番外部调查,德百发现:鲁北的商流虽活跃,却只是“小、零、散”的业态群,整体专业型微弱,规模不成气候。新形势下要求的是现代型的抛滞创新,无论从客观还是长远看,扩大内需“基本立足点”不排除“专项威慑”在市场中的长足稳定。2002年4月,填补鲁北冀东南最大的集20000个品种的专业化营销商场“德百家电城”启动,配以500名的专业技术保障队伍让德百家电迄今在周边地区力显霸主位置;同年6月,德百又辟出国内面积最大的60000平方米专业型“家居广场”,这家被中国家具协会确定的“全国示范商场”以六大展厅、30000个款式品种称雄华东市场,辐射百余市、县区域。4年来,“家居广场”销售额实现了年均33%的增长速度,2005年实现销售额比第一年翻了一番。该广场老总张林感言:“德百理解‘扩大内需’是做强、做大、充足供应的提升,鲁北周边区域的消费人口多达1100万,他们的衣食住行无时不在依赖着商务,‘内需品牌’培育出的专业规模、载货能量及消费质量让我们筑实着持续、稳定、长久的繁荣!” 2004年12月,山东省政府确定通过由省市配套联动、政企协作,对管理规范、成长性强的德百以“山东牌航母”重点培植。此间开始,河东新区开发区“物流配送中心”、“汽贸城”一期工程及老城东区“天衢购物中心”三大专业商务项目便在德百开发领地紧锣密鼓地施工、筹划开来。前两项开发倾资达2.7亿元,“物流配送中心”总设计93000平方米,现已投入运营的一期工程83000平方米场地上,建有集储运、批发、配送一体的5000平方米超大库房,辐射区域达方圆百公里;“汽贸城”一期50000平方米完工投入运营一年来,云集国内外48家产业,车种达200余款,成为鲁北、冀东南名副其实的大型专业贸易基地;投资8000万元构筑的26000平方米的“天衢购物中心”仅用十个月即竣工投入使用,集大众工薪商品款类56000余种,让老城东社区住宅的近10万百姓快捷购物分享了“一站式”便利。 “内需品牌”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春风疾步前行。2月16日,德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抓好德百“物流配送中心”、“汽贸城”再扩项目,形成辐射力强、带动力强的专业市场群。当地有关的人口报告指出,到“十一五”末,德州全市城镇化将由现在的38.5%提高到45%以上,人口增加40万。基于此,德百制定出了“干好关键年,实现新发展”的2006年奋斗目标,重点提出了“内需品牌”三大工程再实施工程:加快“汽贸城”再招商及“物流配送中心”10000平方米、百货大楼“地下广场”7200平方米的扩建。到今年底,整个德百集团家族面积将突破40万平方米,成为山东境内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