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刘阳LIU Yang 摘 要:幽默思维能引导人们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展开联想的翅膀去自由的翱翔。其表现手段不断开拓,为图形艺术表现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它是一种高智慧加高情感的艺术表现,是智慧与情感的相融。如今的社会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设计——智慧与情感相结合是视觉传播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而幽默视觉图形的创作一方面适应信息社会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充分满足了人们在审美方面新的要求。本论文立足于此,是想通过对幽默思维、视觉心理等方面研究,探索幽默图形设计中思维形成的规律和方法,并通过幽默思维的理性思考与非理性跃迁,激发创造力的发挥,从而达到图形创新设计的目的。 一、幽默及幽默思维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其中浪漫型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是现代绘画领域中一股影响巨大而深远的思潮。浪漫型艺术的形式是由艺术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内在本质决定的,浪漫型艺术表现的对象是“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1]黑格尔在《美学》中谈到,由于艺术家所表现的兴趣只是艺术家本身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所涉及的不只是外在的表现手段,而且也涉及内容本身,因而使艺术变成一种表现奇思幻想和幽默的艺术,艺术家通过幽默把自己的人格的精神价值表现出来,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他认为幽默是创作主体的一种才能,是用智慧使客观内容达到充分的主观性的表现,并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基础的美感特征。幽默是一种智慧与情感的象征,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创造。幽默在浪漫型艺术里成为显示主体方面巧智的手段。可以看出,幽默,必须明确意识到:首先是精神的深刻与丰富,是一种独特的人格修养和审美感受,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种情感自由,是智慧的展现,是一种逻辑错位。能抓住那容易被人忽略的但又最生动的细节,给予似乎是不经意的表现,收到含蓄而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我们要借助幽默的思维来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蕴含着深厚情感和智慧的视觉图形来。 二、 幽默思维与审美感受 “感兴”是一种感性的直接性(知觉),是由于被外物所感,而引起的情感兴奋和精神愉悦,是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升腾洋溢,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它带有明显的感性特征——直观性。一般审美愉悦是情感的“持续摆动”,而幽默中的审美的快感性,则是情感的对比度越大,所产生的快感就越明显。表现在图形中,对对象的某些特点予以突出、夸大和强调。在图形艺术创作中,力图增强艺术效果,鲜明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为了突出表现奇思幻想和幽默的艺术,在其手法上运用大胆的幻想、异常的夸张和超现实的情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都可以产生审美的快感性。(图1)美国一家照片制作公司,通过超现实高科技摄影手段的奇特的想象与图形重叠、错位、大胆的夸张相结合,真实准确地传递了公司独有的高科技摄影技术的信息。整个形象简洁明了,传播了广告主题,“我们能为你放大什么吗?”的中心思想。营造出一个奇趣的审美境界。幽默的审美结构模式也在此刻体现出来:制造悬念,着力渲染,出现反转即产生突变。幽默便奇迹般地盎然兴起并与审美感受同时产生。三、幽默视觉图形思维的方法表现 1、寓庄于谐的情趣性—重复共生 寓庄于谐是幽默的鲜明特征,是把理性的情感寓于“虐浪笑傲”的艺术形式之中的特殊手法。幽默的寓庄于谐,是庄严的理性内容与虐浪的笑傲形式的辨正统一。将反常的现象骤然聚合,使其合理化,使受众在获得审美愉悦后,又不得不进行更深层的思虑,体现了作者寓庄于谐,心虑思远的创作意图, “庄”而不“谐”,或“谐”而不“庄”,都不能构成幽默。在图形的创作中,正是这种“庄”的参与,才能形成幽默图形的独特意趣。使之“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如李泽厚所说:“这种笑具有伦理的满足和冷静的认知的特点”。[2] 而图形是通过视觉传达的,所以在此我们要通过理趣和情趣的相互作用使受众获得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只有感官的愉悦,才有情感的共鸣。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视知觉是有选择性的,视觉是一种积极的器官,而不是机械被动的全盘接受,进入视网膜的视觉信息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这种本领是人们在视知觉中积极地探索、选择、对本质的把握等,而形是视觉功能从始至终选择的对象,所以对“形”的把握与知觉过程中对刺激物的“组织”活动有关。形是一种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而创作幽默图形要把握艺术形式的整体依据——“唤情结构”。幽默具有特殊的艺术知觉,对于艺术对象的把握,也毕竟是一种特殊的整体把握,创作幽默视觉图形应把握与情感属性相应的整体结构,而当它作为对象呈现于主体时,它便可以唤起与满足某种情感——寓庄于谐的情趣性。“唤情结构”就是这样一种相关某种情感属性的整体结构。“唤情结构”是“形”的范畴,体现着艺术形式的整体性。[3]所以在造型艺术中,通过形的重复量化和巧妙的连接方式来加强图形本身的视觉冲击力,起到单一图形达不到的画面丰富的效果。 “共生”是创造幽默图形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断出现在艺术的画卷之中。中国原始彩陶纹中以共用方式创造许多互生互长连续不可分割的视觉图式,并衍生出重复轮廓共生。轮廓共生把两个重复形态用部分结构线连接起来产生共用线,共用线是重复形态之间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去掉任何一个单独完整的形态与之相邻形态的完整性就不复存在,并造成形态之间巧妙有趣的连接。日本大师福田繁雄为东京京王百货店举办的“个展”所作的海报,其手法利用了“共生轮廓形”,描绘舞蹈中男性与女性的大腿,一上一下,饶有 图3 兴趣。(图3)施瓦斯特的“反吸烟”海报,将“人”作为创作的题材,表现手法多姿多彩,人物的意象变化,生动有趣。理性的问道:“此图错在哪里?答:其中一个嘴巴抽烟。”其最大特点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组织关系来预示其中深刻的道理,寓庄于谐的鲜明特征,把理性的情感寓于“虐浪笑傲”的艺术形式之中。使其能够达到较直观的视觉传达和信息传递的效果,亦是幽默视觉创作的表现手法。2、寓玄于妙的睿趣性——矛盾空间 幽默是情、巧、睿、隐的辩证统一,而幽默的睿趣性是机智的颖趣性和幽默的雅趣性综合效应的产物。幽默的雅趣性加上机智的颖趣性,如虎添翼,闪烁睿智的光辉。这是从文艺学来看,从美学的方面及设计理念上看,即通过空间的矛盾性创造出新奇有趣的视觉图形来。矛盾空间运用了这种玄妙而神秘的境界表现天地万物之间无穷无尽的运动及相互变幻的主题,具有幽默、隽永的情趣。 矛盾空间是将两种空间构造上相互矛盾的物象进行重组,通过打破时空的界限进而获得独特的创意语言。20世纪中叶的设计大师L.S.宾洛斯和L.R.宾洛斯两人发现的“宾洛斯三角形”为基本规律创造出具有空间矛盾关系,外形仿佛正常的非客观视觉语言,其魅力在于它的反逻辑性和违反事物自身变化的规律,学会创造和使用这种反逻辑,而在图形创意形式中,那些“变异性越强、联系越含蓄、越终究会被领悟的组合方式”,往往其幽默氛围也就越浓烈。 把一个纸条调转一角扭成“S”字形,再予以连接,可以做成一种“魔圈”。普通的纸圈都有两个面,这种“魔圈”却只有一个面。(图5)埃舍尔的“魔带”就是对二维平面空间与三维立体空间的歧义,对于图中这只蚂蚁沿着平面的带爬行没有超过边界,而转向了带的另一面。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利用它创造趣味的图形,具有较强烈的视觉错位感和视觉冲击力。埃舍尔把生活的异变注入到了浪漫的艺术之中,在构形角度,他以朴素的形态元素衬托表现奇异超然的运动逻辑,同样,以有限的方式体现无限的理念,也是幽默图形设计的一个着力点。由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首先设法利用其较具亲和力的图形在接受者心理上造成某种情绪紧张和逻辑期待,并尽可能使其在原来的逻辑系统和情感轨道上逐步高涨,但不等达到预期的逻辑顶点和情绪高潮就突然将其切断,使之进入另一个错位的相关逻辑结构和令人紧张的情绪落空,这种高涨的情绪和多余的期待便不得不在另外的逻辑轨道中运行,这样就势必造成了多余的能量,那能量就在笑声中释放出来了。埃舍尔就是以戏剧化的出乎意料的玄而妙的睿趣性的语言,尝试用最简化最易领悟的世界图形来表象经验世界的纷繁,使作品因此而横空出世,玉树临风。(图6)匈牙利设计师伊斯特文·沃里兹,他的海报名作《同志,再见!》给我们引入了一个奇特的视觉空间。作品描绘一个肥硕得脖颈和后脑勺,挤在绿色军帽中的情形,这是前苏联驻匈牙利士兵低头撤离的情形,尽管是背景,人们不难想象他们面部表情的窘态。如果将这作品倒置过来,你会发现一个趾高气昂的前苏联军人的神情。在这幅作品前,观众几乎会情不自禁地喊出:“不许转过来!”这幅颇具幽默语言的艺术作品,真实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设计者和全世界人民热爱自由、和平的心声,并以简洁的形式与深刻的内涵获得了国际海报大奖。 运用幽默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来的视觉图形,具有跳跃性,用巧妙的视觉语言表现场景,制造出某种悬念,在受众不知不觉沉浸和欣赏画面时,不仅巧妙地传达了信息,而且征服了受众的心灵,使受众愉快地在画面奇妙地转换诱导中接受了传播的信息。其意境使人“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品味、咀嚼、感悟个中无穷的奥妙,其味醇醇,其气融融,其韵悠悠,其乐陶陶,难道不是由玄而妙,由瞬时向延时、由偶然到必然、由有限到无限的幽默的自由超越所达到的审美意境吗? 注释 [1] 黑格尔著:《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第374页。 [2] 季素彩、 朱金心著:《幽默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第142页 [3] 高楠著:《艺术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90页 参考文献 1.(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 2.黑格尔著:《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第1卷 3.季素彩、 朱金心著:《幽默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4.高楠著:《艺术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5.尹定邦著:《图形与意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11月 |